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坐落在著名的武汉东湖之滨和风景秀丽的珞珈山西麓,是中国科学院专门从事岩土力学基础与应用研究、以工程应用背景为特征的国内本学科最大的专业研究机构。建所60年来,武汉岩土所紧密结合国民经济建设重大工程,完成涉及能源(水电、核电、火电、煤炭、石油)、资源(海洋开发、矿山)、交通(公路、铁路)、城镇建设、国防工程及岩土灾害防治等众多领域的500多项重大研究项目,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为岩土力学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了解更多)研究所下设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环境岩土工程重点实验室、污染泥土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能源与废弃物地下储存研究中心、湖北省固体废弃物安全处置与生态高值化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岩土力学与工程实验测试中心等研究、开发与支撑平台。(了解更多)
“十三五”期间,研究所将重点支持与岩土工程相关交叉学科的前沿方向,以及从国家重大需求中凝练可望取得重大原始创新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学科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尤其在能源、海洋和环境等重大前沿学科交叉领域,通过多学科协同攻关,促进新设学科在研究所“一三五”重要学科方向取得突破性成果,鼓励探索和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做贡献。
为了适应工作需要,现面向海内外招聘以下科研人员和博士后:
招聘部门、岗位职责和任职条件
序号 | 学科方向组 | 岗位类别 | 岗位人数需求 | 岗位职责 | 任职条件 |
1 | 数字钻孔摄像组 | 科研岗位 | 1 |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研发 | 工程地质背景,具有岩土工程测试技术(特别是孔内勘查与测试设备)研发的科研经历,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获得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能独立开展野外科研工作。 |
2 | 计算岩石力学组 | 科研岗位 | 1 | 1)岩土力学中的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究 | 岩土工程、固体力学、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博士生期间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
2)岩体断裂力学研究 | |||||
3)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数值模拟 | |||||
3 | 环境地质与力学组 | 科研岗位 | 1 |
1)岩土力学中的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究 2)边坡软弱夹层多场耦合条件下的响应特性研究 |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
4 | 地质灾害与3S技术组 | 科研岗位 | 1 | 地质灾害和岩土工程相关的水岩作用与蠕变理论、数值模拟方法及防灾减灾应用研究 | 岩土力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具有海外博士后或海外研究经历,已取得正高级职称。 |
1 | 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岩土力学、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或固体力学专业,有水电、交通、矿山行业岩土力学与工程相关科研经历,已取得副高级职称。 | |||
2 | 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室内与现场工作 | 岩土力学、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或固体力学专业,有水电、交通、矿山行业岩土力学与工程相关科研经历,数学力学基础较强。 | |||
5 | 环境土力学与工程组 | 科研岗位 | 2 | 有机质固体废弃物高值化技术开发 | 无机非金属材料或应用化学或环境工程专业,从事污染土修复、工业废渣再生利用研究,有博士后或工程经验者优先。 |
6 | 路基工程组 | 科研岗位 | 1 | 1)高速交通路基土的多场耦合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 |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博士期间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
2)服役路基健康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 | |||||
7 | 流变力学组 | 科研岗位 | 1 | 非常规油气开发相关的实验方法、理论与应用研究 | 岩土工程、石油工程、油气井工程专业。 |
8 | 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组 | 科研岗位 | 1 | 含气岩石的力学特性研究 | 岩石力学背景,具有丰富的实验室试验和力学理论科研经历,发表过相关方向高水平学术论文。 |
9 | 计算岩石力学组 | 博士后 | 2 | 1)岩土力学中的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究 | 岩土工程、固体力学、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基础,博士期间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
2)岩体断裂力学研究 | |||||
3)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数值模拟 | |||||
10 | 环境地质与力学组 | 博士后 | 1 |
1)区域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2)石质文物保护 |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或固体力学专业,数学力学基础较强。 |
11 | 地质灾害与3S技术组 | 博士后 | 2 | 地质灾害或岩土工程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或固体力学专业,数学力学基础较强。 |
12 | 特殊土组 | 博士后 | 1 | 结构性黏土力学特性与各向异性效应研究 | 岩土工程相关专业,具有从事结构性土或土动力学研究良好基础。 |
博士后 | 1 | 膨胀岩/土的力学特性与应用技术研究 | 岩土工程相关专业,具有从事膨胀岩/土研究良好基础。 | ||
13 | 环境土力学与工程组 | 博士后 | 2 | 有机质固体废弃物高值化技术开发 | 无机非金属材料或应用化学或环境微生物专业,从事有机废弃物生化降解和资源化利用研究方向,有良好固废测试分析方法基础者优先。 |
14 | 路基工程组 | 博士后 | 1 | 1)高速交通路基土的多场耦合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 | 岩土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力学等相关专业,具有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博士期间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 |
2)服役路基健康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 | |||||
15 | 土体相互作用组 | 博士后 | 2 | 1)高铁路基健康监测与诊断 | 岩土力学与工程、工程地质、固体力学及相关专业,具有从事数值计算研究的经验,能够熟练应用岩土工程领域的常用商业软件。 |
2)膨胀土滑坡机理与稳定性分析方法 | |||||
3)非饱和土本构模型 | |||||
4)服役路基病害整治技术 | |||||
16 | 岩体工程多场耦合效应组 | 博士后 | 1 | 地下结构可靠度或风险评估方面的工作 | 土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为可靠度或者风险分析,发表SCI/EI论文2篇以上。 |
17 | 非连续介质力学与工程组 | 博士后 | 1 | 岩土工程风险评估和可靠度研究,相关软件开发 | 应用数学、力学、统计学、土木工程专业,可靠度研究或风险评估方向,擅长计算机编程。 |
博士后 | 1 | 非连续数值方法、数值计算和相关工程应用研究 | 岩土工程、固体力学相关专业,熟悉岩土数值模拟软件,数学力学基础及计算机编程能力较强。 | ||
博士后 | 1 | 岩土工程监测新技术与新方法研究 | 测绘科学与技术专业,摄影测量与遥感方向,熟悉变形监测、误差分析理论与技术,擅长计算机编程。 | ||
18 | 岩土工程抗震安全组 | 博士后 | 1 | 岩土工程抗震安全与防震减灾方面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 岩土力学与工程、工程地质、固体力学及相关专业,具备较强的岩土工程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数值计算、岩石力学实验或工程的专业技能,发表过SCI论文者优先。 |
19 | 海洋工程地质组 | 博士后 | 1 | 碳酸盐类岩土的工程分类研究 | 岩土力学及工程地质相关专业,具有无粘性土的物理力学特性研究经历,曾在本领域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SCI论文,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
获得博士学位,身体健康,年龄在35周岁以下(副高及以上岗位可适当放宽),具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后经历的人员优先;
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生态学、煤田地质学以及水工、岩土、隧道、矿建、采矿等工程相关专业背景;
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和良好的专业知识;
博士或博士后期间参与重大工程课题;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书籍、文献,能用英文撰写论文及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工作勤奋踏实,学风端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岗位待遇
科研岗位按照研究所事业编制职工管理,执行三元结构工资。博士后岗位按照研究所相关规定执行。
招聘方式及程序
凡符合应聘条件且有应聘意向者,须以邮件形式将《岗位应聘
申请表》或《博士后工作申请表》发送至pli@whrsm.ac.cn,邮件中请注明申请岗位(格式:学科方向组+岗位)。简历接收截止时间为2019年05月31日(以收到材料的时间为准)。
对报名人选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将通知本人参加面试(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资格审查未通过者,恕不另行通知。应聘者面试需要提供的材料: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本人简历、学习成绩证明及各种证书(审核原件,留复印件)。
指定医院体检,体检合格者录用。
所有应聘资料予以保密,不予退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