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简称山地所)成立于1966年, 是我国唯一以山地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国立山地科学研究机构、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信息传播平台。山地所一直立足长江上游和青藏高原,以山地表层系统为核 心,在山地灾害、山地环境和山区发展三大领域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研究。多年来,山地所承担并完成了千余项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解决了国家在 山区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科学问题。山地所拥有雄厚的科研基础和学术影响力,是解决山地灾害重大科技问题的骨干力量,2015年成为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特色研究所改革试点的单位。(详情请访问我所网站:www.imde.cas.cn)。
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学科专业、岗位结构,现需招聘如下人才:
一、人才需求
1、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招聘岗位
序号 | 研究室/团队 | 招聘人数 | 岗位类别 | 学历/学位 | 专业背景 | 岗位职责 | 任职条件 |
1 | 滑坡研究室 | 1 | 科研 | 博士 | 计算力学、工程地质 | 山地灾害跨尺度模拟或山地灾害多场耦合模拟。 |
1、热爱山地科学研究,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及以上,或已做出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经历;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5、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优先。 |
2 | 山地灾害动力学团队 | 2 | 科研 | 博士 | 力学、数学、土力学、计算机软件工程 |
方向一:山地灾害动力学数值模拟与平台开发; 方向二:冰碛土的力学特性 |
1、热爱山地科学研究,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及以上,或已做出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经历;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5、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优先。 |
3 | 山地灾害古灾害研究团队 | 2 | 科研 | 博士 | 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沉积学 |
大型古灾害(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恢复与重建, 大型古灾害(链)的动力过程、地貌环境效应,灾害风险预测 |
1、热爱山地科学研究,熟悉年代学,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及以上,或已做出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经历;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5、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优先; 6.有古灾害研究成果发表者优先。 |
4 | 泥石流研究室 | 1 | 科研 | 博士 | 计算水力学或岩土力学 |
泥石流、山洪、堰塞湖溃决、 冰湖溃决等动力学机理和数值模拟 |
1、热爱山地灾害科学研究,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篇及以上; 3、具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经历;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一般应有英语六级证书; 5、身心健康 |
5 | 山洪研究室 | 2 | 科研 | 博士 | 水文学、河流动力学 | 小流域水文与输沙 |
1、热爱山地科学研究,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及以上,或已作出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经历;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5、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优先。 |
6 | 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 | 1 | 支撑 | 本科及以上 | 机械工程、电子工程 | 重大野外动力模拟装置运行和维护 |
1、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身体素质良好,能胜任野外考察及监测工作; 2、愿意在东川站每年出差3-4月以上,全力配合动力模拟装置的运行和维护; 3、综合素质良好。 |
序号 | 研究室/团队 | 招聘人数 | 岗位类别 | 学历/学位 | 专业背景 | 岗位职责 | 任职条件 |
1 | 西藏高原生态环境与发展研究室 | 1 | 科研 | 博士 | 草地生态 | 高寒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机制、N、P生态化学计量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冻融生态试验平台建设。 |
1、热爱山地科学研究,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及以上,至少有1篇1区论文;或已做出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4、身心健康,具有在高海拔区工作的经历; 5、具有生态模型建模能力者优先,博士后优先。 |
2 | 水土保持研究室 | 1 | 科研 | 博士 | 土壤学或环境工程 | 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规律及其调控机制 |
1、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及以上,或已做出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经历;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5、具有环境核素示踪技术研究经历优先; 6、博士后优先 |
3 | 山地生态与水文研究室 | 1 | 科研 | 博士 | 森林生态学 | 森林生态系统对变化环境的响应与适应机制、动态演化模拟 |
1、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及以上,至少1篇1区刊物论文, 或已做出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经历;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5、具有森林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其数值模拟研究经历优先; 6、博士后优先 |
4 | 山地生态与水文研究室 | 1 | 科研 | 博士 | 水文学 | 流域生态水文耦合过程模拟与分布式水文模型 |
1、身心健康,具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及以上,至少1篇1区刊物论文, 或已做出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申请和承担科研项目的经历; 4、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5、具有流域生态水循环或流域水文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经历优先; 6、博士后优先 |
序号 | 研究室/团队 | 招聘人数 | 岗位类别 | 学历/学位 | 专业背景 | 岗位职责 | 任职条件 |
1 | 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 | 1 | 科研 | 博士 | 遥感应用 |
山区土地覆盖遥感制图及变化检测算法、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空间模拟与预测。 |
1、热爱山地科学研究,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以第一作者发表过高质量SCI论文,或已负责生产过大区域土地覆盖遥感产品,或在方法和技术上做出同行公认的创新性成果; 3、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写作和交流能力; 4、身心健康,具有野外工作的经历; 5、博士后优先 |
序号 | 团队/研究室 | 招聘人数 | 岗位类别 | 学历/学位 | 专业背景 | 岗位职责 | 任职条件 |
1 | 管线山地灾害防治团队 | 1 | 工程技术研发 | 博士 | 化工机械、油气管道 | 负责特殊地段管道建模、设计和软件开发 |
1.学风严谨、热爱技术研发,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英语四级及以上; 3.身心健康; 4.有石油、输气管线规划、设计经历,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者,或国家执业工程师证可优先录用。 |
2 | 山地灾害防治团队 | 2 | 工程技术研发 | 博士 | 水利工程、岩土工程、工程地质、土木工程、水土保持 | 山地灾害防治勘察、评估、设计、风险评估 |
1.学风严谨、热爱技术研发,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英语四级及以上; 3.身心健康; 4.有地质灾害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经历,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者,或国家执业工程师证可优先录用。 |
3 | 山地灾害监测预警团队 | 2 | 工程技术研发 | 博士/硕士 | 仪器仪表、电子工程 | 山地灾害监测预警 |
1.学风严谨、热爱技术研发,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2.英语四级及以上; 3.身心健康; 4.有传感器研发、监测系统集成经历,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者,可优先录用。 |
序号 | 部门 | 招聘人数 | 学历/学位 | 岗位性质 | 专业背景 | 岗位职责 | 任职条件 |
1 | 综合办公室 | 1 | 硕士及以上 | 管理岗位 | 档案 | 档案管理与应用、文书管理工作 |
1、中共党员; 2、熟悉掌握档案管理的流程和具体方法,具有工作热情和很强的责任心; 3、熟练掌握办公软件,知晓计算机档案管理信息系统; 4、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保密意识和保密能力; 5、具有档案管理经验的可适当放宽条件 |
2 | 科技与合作处 | 1 | 硕士及以上 | 管理岗位 | 不限,有地学背景者优先 |
负责国际合作、国际山地中心中国委员会等相关事务, 协助开展部门其他工作 |
1、有良好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取得英语CET六级证书; 2、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 3、有国际组织工作经验者优先 |
3 | 人事与人才处 | 1 | 硕士及以上 | 管理岗位 | 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专业 |
1、退休返聘及课题外聘人员管理; 2、职工考勤管理; 3、职工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 4、网站维护; 5、协助人才招聘、引进及各类人才项目申报工作。 |
1、中共党员; 2、认真踏实,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 3、具有计算机基础,熟练掌握相关办公软件的使用; 4、具有较好的英语水平; 5、有中科院系统或相关人事管理经验的可放宽条件 |
4 | 计划财务处 | 1 | 本科及以上 | 管理岗位 | 会计、审计 |
1.ARP网上审核、报销及制证,借款服务和应收款催报及核算; 2.财务ERP数据库建设; 3.机关经费核对及分管课题余额账目核对; 4.课题ARP预决算管理; 5.科研验收明细账编制; 6.协助领导完成各项工作及突发性任务 |
1、热爱会计工作,有较强的独立工作、 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身心健康、有会计从业资质证书; 3、有财务工作经历者优先。 |
5 | 科技信息与传播中心 | 1 | 博士 | 支撑岗位 | 岩土工程 | 《山地科学学报(英文版)》期刊编辑 |
1.良好的英文读写水平; 2.以第一作者用英文发表过SCI文章; 3.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能够熟练地操作office桌面办公系统; 5.能够利用专业软件进行图片处理。 |
6 | 综合测试与模拟中心 | 1 | 硕士及以上 | 支撑岗位 | 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 |
1.服从工作安排,完成各项实验分析任务; 2.管理好自己负责的实验室,维护实验室设施和工作秩序,保持实验室环境良好,保障实验室安全; 3.管理好自己负责的仪器设备,做好日常维护保养,保持仪器设备状态良好; 4.做好实验室安排的管理工作。 |
1.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毕业; 2.掌握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 气质联用仪等部分仪器操作技术; 3.有较好文字写作能力; 4.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
7 | 综合测试与模拟中心 | 1 | 本科及以上 | 支撑岗位 | 地质、力学及相关专业 |
1.地质、力学及相关专业毕业; 2.掌握岩石三轴、土动三轴、X衍射仪、 偏光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部分仪器操作技术; 3.有较好文字写作能力; 4.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
1、应聘者应身心健康,勤奋踏实,有较强的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2、有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在重点大学或机构系统地接受过所需专业训练的申请者优先考虑;
3、年龄一般要求在35周岁及以下。
三、应聘材料
1、填写《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应聘登记表》、《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应聘人员汇总表》(请下载附件);
2、证明本人工作能力和业绩的材料(如导师或同行专家推荐信、参加项目的证明材料、个人的获奖证书、技能证书等的描件件、代表性论文等);
3、个人身份证明材料(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学生证等的扫描件)。
以上材料请先通过电子邮箱发电子版,面试时交纸质版,并查验各类证书原件。
通过E-mail提供电子版应聘材料,请在“主题”栏,按照如下格式撰写:
(1)应届毕业生应聘,格式为“应聘部门(部门取前4个字为简称)+应聘岗位+最高学位+获得最高学位的学校和学院+姓名”,如,山地表生+科研+博士+清华大学+姓名。
注:“应聘部门”应填写山地灾害、山地表生、数字山地、山区减灾、综合办、科技处、人事处、计划财务、科技信息、综合测试10个部门的其中之一;“最高学位”指申请者已获得或即将获得的最高学位证书(下同)。
(2)在职人员应聘,格式为“应聘部门(部门取前4个字为简称)+应聘岗位+最高学位+获得最高学位的学校和学院+姓名+现工作单位+职务”,如,山地表生+科研+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姓名+**大学+副教授。
应聘材料请存于一个文件夹内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文件名与E-mail主题相同。
未按照以上要求递交材料的申请,系统将自动过虑。
四、招聘程序
1.由人事部门和用人部门按照招聘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初审,通过者将参加随后组织的面试复审,未入选者,不再另行通知;
2、面试内容包括综合测试、体检、面试报告和答辩等内容,具体要求将通过邮件告知,未及时反馈信息者按放弃应聘对待。
五、聘后待遇
1、根据应聘岗位和应聘人员个人情况签订个性化合同,并根据相关政策确定待遇(科研岗位一般实行更为优厚的协议薪酬);
2、按规定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3、享受中科院以及成都山地所的其他相关待遇。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邮编:610041)
联系部门: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人事与人才处
联系人:张老师
电话:(028)85239614传真:(028)85222258
电子信箱:zhaopin@imde.ac.cn
本启事自发布之日起,符合岗位要求者均可报名,招聘到合适人选为止。
应聘登记表及应聘人员汇总表.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