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平台简介及网站链接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是我国从事高能物理研究、先进加速器物理与技术研究及开发利用、先进射线技 术与应用的综合性研究基地。自1973年2月建所以来,高能所开创并推动了中国的粒子物理实验、粒子天体物理实验、粒子加速器物理与技术、同步辐射技术及 应用等学科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1978年至今,高能所获奖2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以上共16 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绕月工程(成员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13年7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视察高能所。
高能所 现有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约1100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千人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 创新领军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领军人才及高层次研究骨干近百人。谢家麟院士是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4年,王贻芳获 得美国物理学会“潘诺夫斯基实验粒子物理学奖”。2015年,王贻芳及大亚湾实验团队获得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高能所建有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北京谱仪、北京同步辐射装置、西藏羊八井国际宇宙线观测站、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大科学装置;正在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空间天文卫星硬 X射线调制望远镜、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的强流质子加速器、江门中微子实验。2012年3月,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一种新的中微子振荡模 式,并精确测量到其振荡几率,这一里程碑式的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并入选美国《科学》评选的年度十大科学突破。2013年3月,北京谱仪 国际合作组发现新的共振结构Zc(3900),被美国物理学会主编的《物理》杂志评为2013年国际物理领域重要成果,位列十一项成果之首。
高能所有2个国家实验室: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国家实验室、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科技大学共建);4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核辐射与 核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上海应用物理所共建)、粒子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重点实验室(与国家纳米中心共建)、粒子加速物理与技术重点实 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射线成像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
高能所下设实验物理中心、粒子天体物理中心、理论物理室、计算中心、加速器中心、多学科研究中心、核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等7个研究单位,并在广东东莞设有分部。
东莞分部为高能所直属机构,负责管理推动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和散裂中子源国家实验室建设,旨在将散裂中子源建设成为我国中子、质子多学科研究和应用的大型多学科研究平台。
高能所是贯彻落实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的排头兵,2014年初依托高能所建成的粒子物理前沿卓越创新中心是中科院首批启动的5个卓越创新中心之 一。高能所瞄准国际前沿物理问题,正在规划实施北京光源、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环形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项目,未来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并造就一批具 有国际影响的领军人才。
多学科研究中心成立于2006年,由原来的同步辐射室、核分析室、自由电子激光室合并组成。它拥有的对社会开放 的大型科学研究平台包括依托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强流慢正电子源装置、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BFEL)等。多学科研究中 心负责这些装置的运行、维护、改进和对外开放,同时积极开展依托这些大科学研究平台和核技术为特色的多学科交叉前沿领域的研究和应用。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HEPS)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一台储存环电子能量为6GeV,发射度好于0.1nmrad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其周长为1296米,具备建设80 条以上高性能光束线站的容量。目前正在开展这个光源的预研技术研究,即“十二五”的国家大科学装置项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验证装置(HEPS-TF)。
更多介绍信息见http://www.ihep.cas.cn/gkjj/
http://www.ihep.cas.cn/jgsz/kyxt/mic/
二、招聘岗位
率先行动“百人计划”技术英才(B类)—X射线光学实验室技术总监
三、岗位职责
负责X射线光学实验室的建设;
负责同步辐射光束线和相关技术的发展。
培养高水平人才,建立国际水平的团队,完成国家大科学装置的建设。
四、任职条件及相关要求
掌握关键技术,在海外从事工程技术类研发,或从事重大科学装置建设、仪器设备研发等相关工作5年(含)以上的中青年杰出人才;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推动技术创新,并取得过一流成果。
有较高的X射线光学的造诣,能够带领有关部门的人员解决同步辐射X射线光学仪器中的各种复杂问题,研发新的同步辐射实验装备,使我国同步辐射的装备水平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国际水平。
五、可提供的支持(院统一支持除外)
聘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执行本所现行岗位工资制度。
提供安家费;
提供科研经费、办公室、实验室等必要工作条件;
协助建立研究团队,配备相应助手和研究生;
提供周转住房等生活条件。
六、报名方式及联系人信息等
请将下文要求的申请材料发送至zhengwl@ihep.ac.cn
多学科中心联系人:董宇辉
E-mail:dongyh@ihep.ac.cn
人力资源处联系人:郑文莉
E-mail:zhengwl@ihep.ac.cn
联系电话:(86)010-88235879 传真:(86)010-88233102
通讯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乙)(邮编:100049)
七、报名截止时间等其他说明
报名截止日期:自发布之日起至本岗位招满即止。
申请材料:《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技术英才申请表》,3位本领域知名专家的推荐信、身份证或护照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国内外任职情况证明材料、专利、领导(参与)过的主要项目、获得奖励和代表性成果等的证明材料,及其他本人认为重要的相关材料。
下载地址:http://www.pe.cas.cn/bszn/rcc/201507/t20150713_4391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