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院是2002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大学,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的前身是原福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创办于 1958年)和原闽江职业大学(创办于1984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期间曾兼任原闽江职业大学校 长。
学校已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现为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高校和福建省硕士学位授予培育建设 单位。校园总占地面积168.49公顷,校舍面积58.16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1.59万平方米,各类藏书279.8万册(含电子图书)。现有 20个院(系),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教师1100多人。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占比76.7%,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教师占比 44.6%。拥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高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闽江学者”特聘教授、福州市“优 秀人才”、“闽都学者”等一批高层次人才。
学校构建了经、法、文、史、理、工、管、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拥有全国首个创业与创新方 向的MBA学位点和49个本科专业。建有工商管理、纺织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等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财政学、服装设计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 门史、电路与系统等5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广告学、测绘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音乐学等5个 省级特色本科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广告学为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现承担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 国家级和省级本科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团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公共基础课实验教学平台、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等一批教 育教学改革项目。毕业生以“专业对口、知识和技能合格、诚实守信、责任心强”的特点,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好评,近5年就业率均保持在96%以上。
学校主动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建有福建省绿色功能材料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等8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福州市民俗文化研究 所等4个市级创新平台和一批校企合作创新平台、校内科研平台,以及福建省文明礼仪培训基地、福州市工艺美术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福州市旅游人才教育基地等多 个社会服务平台。近5年,本校教师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46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27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9项,其中国家级科研成果奖 3项。学校代表福州市立项申报的“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学校大力拓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形成了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闽台合作、国际合作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先后与澳大利亚、波兰、美国、加拿大、瑞士、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所高校,以及政府、科研、企业、社团等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
面向未来,闽江学院将坚定不移地秉承“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理念和“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坚 持一手抓质量规范、一手抓改革创新,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凝炼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实力,在着力服务福建和福州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方面展现更大作为,为早日建成 东南区域知名的综合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序号 |
用人 单位 |
岗位 名称 |
需求学科、专业或方向 | 学历、职称要求 | 其他要求 | 人数 |
01 | 中文系 | 教师 | 传播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
02 | 教师 | 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 | 1 | |||
03 | 外语系 | 教师 | 英语语言文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
04 | 教师 | 日语语言文学 | 博士研究生或教授 | 1 | ||
05 | 数学系 | 教师 | 数学(应用数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
06 | 教师 | 数学(计算数学) | 1 | |||
07 | 电子系 | 教师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博士研究生 | 1 | |
08 | 教师 | 电子科学与技术(物理电子学) | 1 | |||
09 | 教师 | 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1 | |||
10 | 计算机系 | 教师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士研究生或教授 | 2 | |
11 | 教师 | 软件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1 | ||
12 | 教师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1 | |||
13 | 教师 | 电气工程 | 1 | |||
14 | 管理系 | 教师 | 会计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
15 | 教师 | 管理学(工商管理、电子商务) | 2 | |||
16 |
服装 学院 |
教师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博士研究生或教授 | 1 | |
17 | 教师 | 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 | 1 | |||
18 | 教师 | 设计学、美术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
19 | 化工系 | 教师 |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 博士研究生或教授 | 1 | |
20 | 教师 |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博士研究生 | 1 | ||
21 | 历史系 | 教师 | 图书馆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
22 | 教师 | 世界史 | 1 | |||
23 | 地理系 | 教师 | 人文地理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
24 | 教师 | 测绘科学与技术 | 1 | |||
25 | 教师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1 | |||
26 | 教师 | 土地资源管理 | 1 | |||
27 | 法律系 | 教师 | 政治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
28 | 经济系 | 教师 | 应用经济学(金融学) | 博士研究生 | 1 | |
29 | 教师 | 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 | 博士研究生或教授 | 1 | ||
30 |
音乐 学院 |
教师 | 音乐学(音乐教育、艺术管理) | 博士研究生 | 2 | |
31 | 教师 | 舞蹈表演 | 正高级职称 | 1 | ||
32 | 公体部 | 教师 | 体育学 | 博士研究生 |
二级及以上 运动员 |
1 |
说明:
1.应聘人将个人电子简历发送至邮箱mjxyrsc@163.com, 标题注明:应聘+所学专业+学历学位+本人姓名。简历应包括本人基本信息、教育学习经历、工作经历、承担教学任务情况、学术成果情况、工作计 划与预期目标、家庭成员基本情况等内容,并提供身份证、历次学历学位证书(留学人员须提供教育部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发表论文 (封面、目录和论文页,被SCI等收录的论文须提供检索证明)、项目获批证明、获奖证书、同行专家推荐信等材料扫描件。
2.联系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文贤路1号闽江学院人事处
联系人:杨老师、林老师
电话:0591-83761116
邮编:350121
学校网址:http://www.mj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