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8年人才招聘计划

更新日期:2018年03月19日来源:中国研究生招聘网岗位:教师岗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及QQ好友:

一、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简介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Sichuan University of Culture and Arts),简称“川文艺”,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唯一一所以“文化艺术”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发展中心培训部、建有中国当代作家体量最大的王蒙文学艺术馆。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创建于2001年,前身为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 2006年,升格为面向全国招生的本科高校;2012年,批准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并与四川音乐学院等联合设立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截止2017年7月,学校共有3个校区,分别为绵阳校区、梓潼校区、成都校区;现已使用地1500余亩,梓潼校区占地2773亩(在建),总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建有各类实验室、实习实训室近百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亿元。学校设置有8个二级学院,开设34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历史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6个学科门类,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

(一)传媒学院简介

传媒学院坚持开展“跨专业多学科融合教学”的教育教学模式,倡导艺术与科技融合、文化与艺术融合、多元学科全维度融合的教学理念。学院积极与各省市电视台等传媒机构及各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挖掘聘用各行业企业的双师型人才,培养有区域特色、专业特色,服务于地方区域文化艺术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学院设有本、专科两个学历层次。其中本科专业有:播音与主持艺术(含空中乘务专业方向)、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学、动画、录音艺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含化妆与造型专业方向)、影视摄影与制作;专科有: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技术、影视表演、影视动画、影视灯光艺术等专业。

全院共有3个系,9个本科专业;11个专业方向;6个专科专业。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合作、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近8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9人,讲师18人,硕士17人。近年来,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10项,校级各类教研科研项目10项。先后获得国际各种奖项1项,国家级奖项11项,多项省级奖项。老师及学生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杂志等发表论文和作品上百篇,公开出版专业教材10部。

专业介绍

一、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含化妆与造型专业方向)(本科)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掌握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理论知识、戏剧舞台人物造型与设计、生活类基础化妆设计、综合影视化妆设计、时尚舞台人物造型设计等方法与技术;能够在戏剧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媒公司、演出团体、影楼和婚庆公司等行业和部门从事专业化妆造型、人物设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艺术人才。

二、录音艺术专业(本科)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影视音频、音乐鉴赏能力,具备良好的听觉艺术专业素养,熟悉和基本掌握录音艺术专业技术的基础理论;熟练掌握声音、音乐、影视、广播等领域的数字音频制作与听觉包装技术;具备音频现场制播基本能力,扩声系统设计与搭建的能力;从事数字声音节目制作和声音作品创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

三、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视听思维和职业基本素质,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和艺术理论知识,掌握摄影摄像、视频剪辑、包装设计等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能在影视领域及相关行业从事影视摄影与制作、影视包装设计、影视后期制作、图片摄影等工作的应用型、符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

四、影视照明专业(专科)

培养影视及舞台灯光设计、灯光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操作和使用灯光设备、运用灯光进行艺术创作。具备绘制灯光艺术设计方案图、效果表现图和工程图的能力,掌握灯光工程的施工技术与管理的能力,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进行灯光艺术的辅助设计。

五、动画专业(本、专科)

本专业以重基础、强能力的创新发展理念。掌握动画基本理论、动漫创意设计和绘制技法、主流动画软件制作技术、数字视觉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动漫影视制作公司、数字影视制作公司、游戏开发公司、数字出版等行业(部门)从事动画相关产品创意设计与制作。培养动画产业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专业艺术人才。

六、广播电视编导(本、专科)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了解和基本掌握文学艺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能力、栏目及频道管理能力;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记者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

七、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专科)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戏剧、戏曲舞台和影视文学创作基本理论,熟练掌握编剧基本理论,具有影视剧脚本写作、编辑、创作能力和编导技巧的能力的人才,能在剧院、中小学、文化馆站、电视台、戏剧戏曲和影视相关学科领域从事创作、创意策划、编辑、教学和理论研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

八、戏剧学专业(本科)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戏剧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对戏剧史论进行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在文化馆、社会戏剧团体、出版社、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中外戏剧史、戏剧美学、戏剧教学理论的教学、研究、编辑、评论工作,通过戏剧创作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兼具戏剧创作的能力,进而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

九、表演专业(本、专科)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具备较好的文学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掌握表演基础元素和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人物性格塑造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方法,具有较强的人物角色塑造能力;能够从事电影、电视、舞台表演创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

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专科)

旨在培养适应各级广播电视媒体发展需要,掌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理论和专业技巧,具备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基本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新媒体行业、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等从事新闻播音员、电视节目主持人、外景出镜记者、节目编辑与制作、影视配音工作、后期剪辑、活动晚会主持等工作方面兼具采、编、播、制作一体化行业内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专业艺术人才。

十一、播音与主持艺术(空中乘务)专业(本科)

本专业立足国家,培养适应民用航空业发展所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客舱服务、民航地面服务及岗位群工作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专项技能,具有良好身心素质、职业道德、沟通表达能力、较高英语口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从事民航空中乘务及地面服务等相关服务产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美术与设计学院

美术学院面对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现开设有美术系、数字艺术设计系、时尚设计系、建筑艺术系四大系,下设本科专业12个,专科专业5个,并建立名师工作室6个,实验室3个,研究所5个,专业工作室18个,教学实践基地24个。 

师资力量雄厚

美术学院拥有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6人,博士3人,硕士40余人,外聘专家、教授60余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一般项目23项;校级项目40余项;国际大赛奖项6项,全国性大赛奖项65余项;科研论文近300篇,专著、专业教材30余部。

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

学院办学定位为:立足于文化艺术,以科技为手段、打造多元艺术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型专业美术设计学院。强化传统和优势学科、打造和优化重点学科、积极拓展新兴技术和交叉学科;通过传承文化和现代设计的结合着力培养在行业中有特色的高、精、尖设计人才,大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适应能力强、有独特技术水平的应用型高级人才。

实践教学平台

学院以导师制的日常管理和团队项目制的课程实践教学为特色,并开展信息化实验教学,积极搭建校政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的实践教学平台,在学校建设西部一流、全国知名艺术院校的战略目标下,坚持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符合时代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杰出艺术人才为目标。

学院新建梓潼校区暨大学生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园为学生提供了实训和就业平台,学院在校区内建有多间设备精良的专业实验室,和供学生实训的工作室及研发中心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学生就业打下了基础。

(三)书法篆刻学院简介

中国书法篆刻学院成立于2017年,是隶属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二级学院。学院以弘扬中国传统书法文化艺术为宗旨,以培养书法篆刻专业研究人才和书法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聘请著名书法家、专家学者和实力派中青年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组成实力强劲的教师团队,并开设名家书法工作室。核心课程有书法造型基础、书法创作研究、篆刻创作研究、书法史论、当代书法艺术批评等。学院有独立的资料室、艺术作品观摩室、数字化多媒体理论教室和创业实践基地,着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书法艺术研究人才和应用型书法教育人才。

(四)思政与公共课教育学院

 思政与公共课教育学院是承担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公共课教学任务及管理工作的二级学院。思政与公共教育学院是在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建校之初,在学生数量不多的情况下,我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主要依托西南科技大学和绵阳师范学院的外聘教师完成教学任务。随着学院的成长发展,2006年9月,学院成立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由公共基础部管理;2007年,因公共基础部被撤销,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并入人文艺术系;2008年根据学院发展需要,重新成立公共基础部,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再度纳入公共基础部管理,直到2010年。2010年,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2008〕5号)文件的精神,学院进行机构调整,单独成立直属学院、与其他系并列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思政与公共课教育学院目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形势与政策”五门思政课程;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等全校性的公共通识必修和选修课程多门。现有一支由教授率领,以中青年为主的,学科专业适用、学缘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60余人。 该学院教师注重教研教改,发表有论文2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获国家、省、市各级奖励;主持参与国家、省、校级课题30余项;主、参编教材多本;主持参与省、校级精品课程多门;并有多人获得国家、省、市、校等各级荣誉。

秉承“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她燃烧”的学院精神和“立本、务实、创新”的院训,思政与公共课教育学院全体教师在学院党委、院长的领导下,以高度的思想自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与全院教职员工一道,为培养“品德优、基础宽、能力强、素质高、会创新”的应用型高级艺术人才而保驾护航、不懈奋斗!   

(五)汤用彤国学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汤用彤国学院成于2017年4月8日。是雷原博士遵照汤一介先生生前遗愿,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校长龚珍旭先生共同发起创立的。

汤用彤先生是汤一介先生的父亲,祖籍湖北黄梅,生于甘肃渭源。幼承庭训,早览乙部。是中国著名哲学家、佛教史家、教育家、国学大师,解放前接任胡适支撑北大,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解放后由毛泽东主席任命为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张岱年先生赞称先生:“既学贯中西,更兼通华梵”。  在哈佛大学学习期间,与陈寅恪、吴宓先生被称为“哈佛三杰”。他的重要学术著作有《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往日杂稿》等,至今仍是国内外公认的权威著作,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季羡林先生认为汤用彤先生作为国学大师是人类学术史上一座不可超越的丰碑。

本院计划设立十大系、二十个专业、四大中心、一百个研究所,集全国的国学教育资源,承继宋明以来的以人物为中心的教育精神,兼容西方以课程为中心之传统,采用导师制,即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各自认定一至二位导师,使学生在学习之余,在生活上能密切联系,在精神上相互勉励,在专业技艺上能得到心传身授,为学生走入校园、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院课程设置分为六部分,即院级通识课、系级通识课(必修课)、专业课、实践课、选修课与公共课。这些课程的设置重在先求通识,再求专长,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先打下博通的基础,然后再根据各自的才性、爱好或社会需要所在,修习各类专业与技艺。

为此,本院还设立通识课辅导老师,辅导老师的任务在于落实学生对经典的背诵与理解;落实文字工具的基本训练;加强共处,以期好学乐群能力的提高。

(六)文化经济学院简介

一、基本概况

文化经济学院现设有经济、管理和语言文学3个系,14个本专科专业(其中8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学生1331人,校内外专兼职教师75人,师生比达到1:17。学院目前建有6个专业工作室,8个深度融合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初步建成由政府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人员构成的师资队伍,着力打造语言、管理、财经和工学四大专业群,大力推行项目化的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加强校企合作,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二、办学理念

根据学校坚持应用型高校的基本定位,立足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行“两大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校“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办学”三大发展要务,学院秉承“政校企研四方联动、产教融合共赢发展”的办学理念,与政府部门、学校、企业和非遗研究院合作,以素质教育为根本,以能力提升为重点,逐步探索 “政校企研+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拓宽应用型人才成长通道,致力于培养服务地方的高素质技能型文化艺术人才。

三、师资队伍

    学院以双师型师资建设为核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先后实施“优化结构”引进工程 和“双师为先”核心工程。学院致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过硬、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学历职称高、科研能力强,由政校企研联合组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5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24人,讲师41人,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约30%。

 四、专业建设

    学院共设置14个本专科专业(其中有文化产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英语、汉语国际教育、物流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物与博物馆学、宝石与材料工艺学等8个本科专业,汉语、家政服务、会计、会展策划与管理、财务管理、旅游英语等6个专科专业)。目前,学院初步构建文学、管理、财经、工学四大专业群,初步形成数量适宜、结构合理、优势互补、交叉渗透的专业格局,形成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与企业技能培训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五、课程建设

    学院坚持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原则,根据学分制改革要求,构建合理的专业主修课、专业辅修课和专业实践课;更新陈旧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整合课程群,初步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通过课程体系建设,完善专业课程管理体制,彰显就业导向的办学特色。

 六、教学改革

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规划和专业建设规划,学院坚持以提升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标,以教学方法改革为先导,通过“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以课程为单位,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来驱动”,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做一体化’。

 为此,学院逐步推进课程内容项目化,提出“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实训课服务,实训课为就业服务”改革思路,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运用“项目引领”式的教学方法,把课程评价从“教师讲的好”、“老师完成教学进度”的评价标准,变成以学生富有兴趣、职业技能明显提高为评价标准,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学院管理系开发6门项目化课程,语言文学系25门,经济系8门,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推进。  

七、实践教学

    学院坚持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方式工作化,教学环境职场化、教学成果产品化,过程管理流程化、组织管理企业化,组织学习规范化、团队工作无界化的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思路,逐步完善实践课程的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聘请企业精英、一线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办讲座、担任实训指导教师。专业教学计划逐步向实践教学倾斜,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由长期单一的学历教育逐步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企业成长实训”的立体人才培养模式转型。

为了加强实践教学,学院不断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在校内以实训室和嵌入式工作室为载体,重点建设企业仿真综合平台实训室、财会实训室、创意策划工作室、陶艺工作室等6个工作室,为学生搭建实习实训平台。

八、校企合作

学院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建立校外综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搭建校外实习平台。学院先后建立绵阳市科技馆、博物馆、科博会等8个深度融合的校外实训基地。

同时,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目标,学院坚持“特色化”办学,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企业和传承人加强合作,初步形成非遗办学特色,在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充分体现自身办学特色,坚持特色化和本土化相融合,特色化和差异化相协调,在特色中错位竞争,差异发展,扬长避短,走创新发展之路。

九、社会服务

学院一直秉承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理念。学院学生先后三次参加中国西部博览会和中国绵阳科技博览会实践活动;2011年学院师生赴清华大学进行羌族文化交流;2012年学生参加中央电视台《我们的节日·中秋》实践教学活动;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师生先后举行4次拍卖会实践教学活动;2016年,学院3名学生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羌族地区非遗口述史采录工作;2016年4月至今,学院心理咨询办公室人员为绵阳高三学生提供300多人次心理减压咨询服务;学院先后完成六期“四川省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和一期“绵阳市乡村学校少年宫辅导员骨干培训班”培训任务,覆盖全省20多个地市州,近650名辅导员参加了培训。

十、教学成果

近年来,学院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教师主(参)编学术著作、教材42部,发表学术论文219篇,申报和完成科研课题57项,举办学术活动65次,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比赛共获奖10余项。

学生参加“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荣获四川赛区二等奖、最具潜力奖和最佳语音奖;学生完成草编、年画和陶瓷等非遗文化创意作品共计400余件。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学校的大力支持和我院教职员工的辛勤努力下,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将继续开拓创新,高点定位,高点规划,创新工作机制,搭建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续写我院跨越发展的崭新篇章。

(七)职业教育学院简介

职业教育学院成立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诞生之际,是学院转设成功之后建立的最年轻的二级学院。

职业教育学院的诞生,正逢国家高校教育大转型之时。此举揭开了学院教育教学新篇章,有助于拓展学院教育渠道,挖掘教育资源,增加教育培养模式。

“风好正式扬帆时”,年轻的职业教育学院未来将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结合教育部为培养实用性高职人才,切实做好职业学历高职高专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职业培训三篇大文章。

(八)梓潼校区简介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暨四川(梓潼)大学生文化旅游产业创业园是由四川华怿教育文化传播集团第一期投资15亿元,在四川梓潼兴建的中国第一家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大学生实践实训创业产业园。

园区总体规划用地2773亩,位于梓潼县文昌大道东侧,在潼江河拐弯与马鸣河交汇而形成的“三江六岸”处,水面宽阔、环境优美。她将建设成为复合型文化艺术体验小镇、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实践实训示范基地、文昌文化活化体验基地、古蜀道旅游目的地、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艺术圣地。园区一期总占地面积934亩,建设规划设计以实现艺术教育、生态旅游、商业博览、文化展演、创新创业等相融合为目标,以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和行业资源为基础,以高等艺术教育的实践实训为主要表现形式,总建筑面积61万平米,平均容积率<1,建成后可容纳8000余师生学习生活和创业;二期规划用地1839亩,建筑面积46万,平均容积率<0.4,规划建设成养老养生社区以及商业、医疗、酒店等配套设施。 

园区一期规划包括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文化艺术商业区、文化艺术游乐体验区、文化艺术创展博览区等,规划建设周期预计在201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中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梓潼校区项目已被四川省政府批准为“2014年重点投资项目”,是以融合艺术教育、艺术表演、艺术博览、艺术创作、艺术交流为设计思路,通过“训产研”一体化创新教育产业模式,形成“艺术与教育结合、课堂与工作室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三大结合,实现教育、艺术、商业、旅游的有机融合。

(九)音乐舞蹈学院

本院坚持“创新型开放式”教育教学模式,坚持“积淀基础、实践创新、注重个性、多专多能”的办学理念,强化大课堂、大舞台的办学方针,培养有区域特色、专业特色,能为地方区域文化艺术和经济发展服务的应用型艺术人才。

本院设有本、专科两个学历层次。有键盘、声乐、舞蹈、理论、音乐教育及民族器乐、西洋管弦器乐、现代流行器乐、音乐制作等二十多个专业方向。有实验剧院交响乐团、民族乐团、歌舞剧团、合唱团等艺术实体,是学生重要的实践基地,也是学生实现艺术梦想的桥梁与平台。独具特色的音乐研究所和流行音乐研究中心,是科技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教学科研实践机构。 

   本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0余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3人,外籍教师20余人。在良好的学习、实践环境中,学生参加国内外比赛均有优良成绩,先后获得国际、国内各种奖项200多项。本院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特长,坚持课堂与舞台相结合,开展项目式教学,直接把理论融入实践,培养学生创作、创编、创新的能力,学生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演出,部分学生在国家,省市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

二、咨询方式

人资办:0816-6357891 

联系人:康老师

邮箱:cwy_hr@sina.com(投递简历邮件标题:中国研究生招聘网+姓名+学历+专业+应聘岗位名称)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经开区机场东路83号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原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