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0—21日,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主办“2017湘雅机器人手术国际会议”。据悉,该院自2015年10月15日开展湖南省内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以来,截至2017年4月15日,共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833例,其中妇科702例,居全国第一。仅2017年3月份,湘雅三医院完成机器人手术量位居全国第五。同时,该院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国产机器人和进口机器人的医疗结构。该院与天津大学合作,于2014年3月成功开展了中国首例“妙手”国产手术机器人临床手术。
在我国,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301医院引进国内第一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11年来,手术机器人在中国的发展十分迅速。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引进63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成了中国许多顶级医院的必备医疗器械之一,被不少专家推崇为“奇机达人”。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外科、胸外科、妇科等多个领域的等高难度手术的重担,正逐步落到这位机器人身上。
据了解,手术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外科术式的“第三次革命”。以前,微创手术的概念往往局限于“腔镜”技术,而“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问世,则进一步拓宽了微创手术的范畴,代表了现代微创手术的最高技术和前沿水平。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当今全球唯一获得FDA批准应用于外科临床治疗的智能机器人微创手术系统。它主要由3个部分组成,即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及成像系统。医生控制台远离患者所处的无菌区域,主刀医生通过双手和双脚来控制器械和高清摄像头,完成一系列的手术操作;床旁机械臂系统位于患者床边,主要为机械臂及摄像臂提供支撑,助手在床旁机械臂系统边工作,主要职责是更换手术器械及摄像镜头,协助主刀医生完成手术;成像系统则为高分辨率3D镜头,10倍以上的放大倍率,提供给术者比开放手术更为清晰精确的视野。
目前,湘雅三医院机器人手术已经运用于普通外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妇科等临床科室。(特殊病例有——妇产科: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清除术、保留生育功能的次广泛宫颈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外阴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普外科:低位直肠癌根治术、胃癌根治术、胃旁路术治疗糖尿病手术;泌尿外科:前列腺癌、肾癌、肾盂癌、膀胱癌等根治术;胸外科:纵隔肿瘤切除术。见附录)
美国医学科学院院士、2016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TimothyR.Billiar,韩国延世大学医学院机器人与微创外科培训中心主任Koon Ho Rha,西京医院妇产科主任陈必良等国内外著名专家齐聚一堂,探讨手术机器人临床应用的新进展,就提高机器人手术疗效、更好地保障患者安全等相关问题进行多角度对话和探索,为广大同行带来一场国际前沿、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机器人手术的临床应用与研究发展提供一个国际交流平台。大会内涵丰富,形式活泼。除了常规的学术讲座,还设计了湘雅论坛、小组讨论和手术现场直播。
病例1:低位直肠直肠癌术,为患者保住了肛门。
病人黄某某,男,77岁,是一名参加对越自卫反击的老兵。入院后,经肠镜及病理检查,诊断为直肠癌,由于肿瘤位置低,下缘距肛门4cm,常规“腔镜”手术保留肛门难度大,患者及家属强烈要求保肛。经过术前专家会诊,朱晒红教授决定实施“达芬奇”辅助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进行5个小时,既完全切除肿瘤,又保住了肛门,康复出院。
病例2:“达芬奇”为她保留生育功能。
患者刘某,32岁,因发现宫颈病变1月入院。TCT结果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PV 16型阳性,宫颈活检示CIN III级累腺。LEEP术后病检结果为宫颈癌Ia2期。按照常规医疗处理原则,必须实施次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但该患者自2003年早孕人流术后至今一直没有实现当妈妈的愿望!期间因合并有宫腔粘连行手术治疗,试管婴儿的一切准备也已经安排就绪。妇产科主任薛敏教授决定为患者实施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在全麻插管下施行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次广泛宫颈切除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非常顺利,为患者保留了生育功能!
病例3:外阴癌根治术。
患者刘娭毑,64岁,因“发现外阴肿块1年,疼痛伴出血20 天”入院。入院诊断:1.外阴癌(高分化鳞癌):2.高血压病。外阴癌是女性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手术是外阴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外阴癌的传统手术方式包括根治性外阴切除及腹股沟淋巴结清除术。由于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时皮下组织切除范围大,出血较多,且手术部位易感染,严重影响腹股沟区皮肤的血供,因此很容易发生腹股沟区切口愈合不良,组织坏死,需清创换药,往往需1月甚或数月之久才能愈合,有时甚至需皮瓣移植才能痊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外阴癌的治疗效果。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在全麻插管下行达芬奇辅助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手术,外阴广泛切除术。
病例4 膀胱癌电切术
患者舒先生,男,1965年生。十年前因肉眼血尿在当地医院行经尿道膀胱癌电切术,术后因工作繁疏于复查。再次肉眼血尿到当地就诊时,膀胱肿瘤已占据膀胱大半。何乐业教授操作达芬奇辅助系统精确地完成了全膀胱切除、前列腺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解剖层次清晰,盆腔淋巴清扫彻底,并保留了闭孔神经和相关的性神经。戴英波副教授凭借在肠代膀胱方面的丰富经验,顺利完成了回肠代膀胱回肠造口尿流改道术。
病例5 纵隔肿瘤切除术
2017年2月24日,由湘雅三医院院心胸外科主任金龙玉教授微创手术团队完成一例机器人辅助下纵隔肿瘤切除术。该患者肿瘤位于膈肌角处,在胸腔最低位、最狭窄的位置,微创操作该位置肿瘤达芬奇机器人比胸腔镜更具优势,术中仅仅少量失血,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且术后患者疼痛感受也相对较轻,胸腔引流管的留置时间也明显缩短。
病例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患者周嗲,男,83岁,永州人,2016年12月中旬诊断为"十二指肠乳头癌合并十二指肠梗阻、乳头出血",考虑到患者年龄大,心肺功能和营养状态较差,家属入院前求助于省内外多家大型医院,得到的答复都大同小异"不建议手术",因为传统的开腹手术切口大、创伤也大,加之患者基础条件较差,术后恢复希望较小。然,患者家属手术愿望强烈,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慕名来到我院。余枭教授、汪长发和孙吉春主治医师团队接诊病人后,详细了解了病人病情,在和家属积极沟通,组织相关专科专家进行术前会诊讨论后,制定了机器人辅助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方案,手术进行顺利,全程仅用不到4小时,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能在床上进行一些活动,康复速度和效果远远胜出预期,病人和家属笑着对手术团队竖起了"大拇哥"。目前患者及家属与我们常联系,术后至今一切恢复很好!
微信登录
我要订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