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医疗资讯 >

“江凤林现象”背后的健康科普新思路

时间:2016-12-15来源:腾讯-大湘健康

江凤林博士,是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血管病学的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客观地说,作为一名副教授,江凤林当下还算不上是业界最权威的专家。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因为,平均两到三天,就有一篇刊有江凤林名字的科普稿件,发表在各大媒体上。另外,10年来,他做了100多场健康巡讲、足迹遍布三湘四水。而且,仅在今年一年,他就出版了两本健康科普书籍。现在,许多媒体记者,采访心血管病学方面的专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而慕名来到江医生门诊来看病的患者,挤破了门槛。

说到江凤林现象,首先必须提一下当前健康科普的几点困境:

困境之一:轻视与偏见

在相当长时间里,医学科普被认为是“ 小儿科” , 医学科普作者也有“ 不务正业” 之嫌。很多大专家,要么是没有时间,要么就是瞧不起,平常很少进行健康科普教育。甚至还讥讽嘲笑健康科普作者。其中,就有这样的专家,在微信群里嘲笑江凤林写科普文章,是社区医院医生的做法。这是很让人遗憾的。

困境之二:渠道不畅通

很多医疗机构和医生,也想做一点科普传播方面的工作,但是渠道不畅通,缺少平台。大众媒体稿件难上,自家的平台,受众又很有限,因此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困境三:伪健康内容抢占阵地

健康传播也是舆论,也需要抢占舆论阵地。如果医疗机构和医疗工作者不重视这个阵地,很多伪专家和商家就会“嗅”到这个领域潜在的巨大利益。他们纷纷打起养生大旗,误导读者进入养生歧途; 或为了贩卖商品,故意夸大保健功效。这些伪专家和虚假广告能够肆意横行,突出反映了健康科普养生宣传薄弱、民众科普养生知识严重匮乏的现实。

江凤林先生能在健康传播领域取得这么大的成就,有二个重要因素,第一是中南大学以及湘雅三医院非常重视健康科普工作,对科普工作者高看一眼,为他们的工作鼓劲加油,因此江凤林做起科普工作来有滋有味;第二是江凤林先生很勤奋,也肯琢磨,很快悟到了健康科普传播的一些普遍规律。所以,他的健康科普传播模式,有一些典型性,可以作为典型经验推广。

经验之一,内容要靠谱,科学性第一

健康科普知识,既要介绍医学最新成果, 又普及医学保健基本知识, , 获得医学科学的新知识, 科学地指导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健康行为。因此,坚持科学性第一是医学科普的原则。

经验之二,讲得要通俗,听起来有味

江凤林写的东西,开口小,也从来不掉书袋,都是很通俗的语言,里面还喜欢插点谚语什么的,这既合乎媒体的口味、也符合大众的口味,效果是肯定的。

经验之三,要与生活挂钩,直接能够派上用场

江凤林有时候写稿子写到很晚,但是他抢时间点的意识很强,而且每一篇稿件都与当下生活密切相关。如葛优躺与高血压、西藏旅游与高原反应、年终喝酒与心血干毛病,最近他在自己朋友圈里面写了几篇稿子,是关于猝死的,寒冬一到,天气骤变,猝死现象时有发生,这样的稿件,能不受到读者的欢迎吗?

经验之四,要有实例和数据,能看得到摸得着

传播的重要经验,是要具体可感。江凤林几乎每稿都有详实的数据或者案例,比如他在咸嘉湖社区义诊,通过大量的接诊,他推断出该地的高血压患病率是在11%左右。这样的数据,一是有利于营造真实语境,第二是能够让读者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普遍性。

经验之五,要有治病防病的具体做法,注重可操作性

谈冠心病,必须谈谈怎么治、怎么防,用哪些药、怎么用,这是相当重要的。患者也很乐于接受。健康科普,既是常识普及课程,也是操作指南课程,需要有具体的操作路径,这是一个基本原则。

经验之六,要在科普传播过程中宣传组织、宣传行业

江凤林的很多科普稿件,不断推广执业医院工作、不断宣传医疗行业系统的最新成果、以及优良作风,这种阵地意识、宣传意识,也是科普工作者应该有的。(文/ 夏雄)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