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研资讯 >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锦绣田野 向美而生

时间:2019-06-18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调研东北地理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本报记者 秦志伟

4年特色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走得既稳又实:优化学科布局,凝聚主攻方向;推动协同创新,强化学科引领;推动成果转化,打造全产业链条……

有两组数据可以证明:东北地理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从筹建前的1项增加到9项;4年来累计获得科研经费约7.9亿元,是筹建前同期水平的两倍。

看到这两组数据,和东北地理所打了30多年交道的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盛连喜也不禁感慨:“特色研究所建设非常有必要,这让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家科研主力军。”

这场“特色之旅”源于2015年,东北地理所进入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试点,开启了特色研究所建设之路。东北地理所以满足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国家需求为使命,着力解决东北主要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土壤治理及粮食增产、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等重大科技问题。

定特色 聚农业

何兴元担任东北地理所所长至今已有11个年头。当年他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调来上任时,东北地理所还在为生存问题发愁。

何兴元到任后,所领导班子开始重新定位发展方向,聚焦农业发展需求,调整科学布局和科研方向,渐渐扭转了东北地理所发展相对缓慢的问题。这些前期探索和积累,为未来建设特色研究所提供了底气和信心。

但同时,何兴元也十分清楚研究所自身的弱势所在。“定位准确、学科有特色,但整个学科体系还不完善”。他向《中国科学报》举例说,筹建特色所之前,东北地理所只承担了“松嫩—三江平原粮食核心产区农田水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说明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这与东北地理所的地位是不匹配的”。

因此,走好特色建设的第一步尤为关键。“优化学科建设,凝聚特色方向。”这是所领导班子经过广泛调研和反复讨论后给出的结论。

东北地理所首先调整了地理学、遗传学和生态学专业方向,重点打造大豆分子育种、黑土生态、苏打盐碱地改良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实验室+中心”的新格局,提高区域地理、环境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对农业特色学科的服务力度;强化特色方向研究团队,新建寒区大豆育种等6个农业特色方向学科组。

无疑,这种学科调整对于东北地理所的传统方向而言颇具挑战性,然而回报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争取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增强了。

何兴元把2016年看作东北地理所的项目年。当年,该所共承担了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含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分别是“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东北苏打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中高纬度湿地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和“东北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

其中,由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冯献忠牵头主持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经费7837万元,是该所建所以来拿到的经费最高的项目。

然而冯献忠曾为经费预算编制头疼。2016年4月22日,冯献忠接到科技部的电话,要求在5月3日前完成经费预算编制。“现在新政策多,我对经费编制又不熟悉,于是请所里提供帮助。”他回忆说。

第二天恰逢周六。一大早,时任副所长黄铁青就联系了财务管理处处长李涛,并让冯献忠找他商议。“国发[2014]11号文件明确要求,预算评审时不得按比例扣减”“关于间接经费,建议按规定标准要足”……李涛迅速投入工作,同冯献忠及团队成员“互动”,协助其按时完成了预算申报书的编制工作。

回想起这段经历,李涛记忆深刻。“虽然有压力,但也有动力,特色所建设让我们更有精气神儿了。”这名在东北地理所工作了20多年的老员工说。这句话也道出了广大科研人员的心声。

根据科睿唯安最新一期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数据,东北地理所共有两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分别为农业科学和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其中,农业科学学科从2018年5月首次进入全球前1%后,排名稳步提升;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学科是今年1月首次进入全球前1%的。

定机制 聚人才

盛连喜在参加东北地理所举办的中科院“百人计划”的一场答辩时,曾私下问何兴元:“你们每年能拿出多少钱让青年人才出国?”听到200多万元后,盛连喜不由得感慨一番。

近些年,东北地区人才流失严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东北地理所身处其中,也难免面对“孔雀东南飞”的窘境。

“定位再明确,学科再有特色,没人才也不行,尤其是领军人才。”何兴元说。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成为东北地理所建设特色所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东北地理所想了一招,即全力支持国家项目申请,同时培养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

修艾军是东北地理所2016年从美国引进的学者,也是举全所之力培养出来的首席科学家之一。她主要从事大气环境模式的开发与应用,目前是东北地理所海外特聘研究员,也是区域大气环境学科组组长。

谈到自己主持的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东北哈尔滨—长春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集成与应用”项目,修艾军说她要感谢的人太多了。

她介绍,在美国申请项目时,自己所在的机构没有义务提供帮助,只有课题组成员去做。而在东北地理所则恰恰相反,所领导不仅主动过问项目申请书的填写进度,有时还会帮她审阅修改。

修艾军对东北地理所的项目申报评审会议尤为赞同。“所里多次组织专家对项目申请书、实施方案等进行把关,专家们提出的建议特别有用。”她说。

组织这样的“把关会议”是科研计划处处长武海涛的日常工作之一。而“把关”的另一个目的就是要用好人才,不断挖掘他们的潜力。这一做法现在看来是卓有成效的。该所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由筹建前的1人增加到现在的10人。

另外,东北地理所在薪酬体系改革上着实下了一番功夫。研究员吕宪国是国家重大项目“东北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谈及特色研究所建设,他最明显的感受就是首席绩效津贴有大幅增加。这是东北地理所特色之旅的又一项重要机制创新。

何兴元介绍,东北地理所建立了以“三重大”为导向、差异化的薪酬体系,其中一项就是提高重大项目首席绩效津贴。其他措施还包括增设服务项目首席绩效津贴和提高高层次人才岗位津贴。

东北地理所推出的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也颇具特色。比如,对青年人才的国际化培养每年高达20人以上。该所还大胆选拔优秀青年骨干担任项目副首席、学科组负责人,加快对青年人才的锻炼与培养。

“稳定好现有人才,培养好后备人才,同时还能引进一些前沿稀缺人才。”这是何兴元目前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然而记者统计发现,何兴元的介绍显然包含了谦虚的成分。近5年来,东北地理所共引进优秀人才46人,特色方向占75%以上。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千人计划”和“青年千人计划”各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7人。

在此基础上,东北地理所还启动实施了优秀人才共享机制,累计引进、共享10位中科院海外特聘专家和11位特色所海外特聘专家。

农业是应用性很强的行业,对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和要求都很高。为此,东北地理所尤其重视成果转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并相继出台了成果转化人才破格晋升、提高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等激励措施。

大豆育种专家李艳华,28年来先后育成10个东生系列大豆新品种并成功转化1860万元,在东北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为地方增加经济效益40亿元。为此,她于2015年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

采访李艳华当天,又有一个700万元的订单找到了她。这位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的“金豆娘娘”,凭借东北地理所的广阔平台,继续挥洒汗水,铺展着科技兴农的绚丽彩虹。

定学科 聚力量

 

科研人员在中科院三江平原沼泽湿地生态试验站开展湿地研究。

湿地学是东北地理所的优势学科,我国唯一一位“湿地院士”刘兴土就在东北地理所。“全国从事湿地研究的人基本都是从我们这里出去的。”吕宪国笑称。

作为湿地领域的权威专家,盛连喜曾跟何兴元开玩笑:“吉林东北部山区是我们的天下,松嫩平原是你们的天下,大家不要相互搅和。”然而东北地理所的做法是,两家联合起来一起做。

在审核东北地理所有关湿地项目材料时,盛连喜发现,这些项目“站位高,能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前沿、聚焦国家重大需求”。

作为国家在农业领域的一支主力军,近年来,东北地理所在学科引领方面发挥的作用也让同行有目共睹。“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就联合了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山东大学、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单位。

除了以项目为依托,东北地理所还注重机构间联合,比如与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共建长白山湿地与生态吉林省联合实验室,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共建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

吉林农科院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7年8月,近几年由于人才、资金等原因,发展态势放缓。东北地理所在大豆领域具有科研优势。其中,大豆光周期分子机制及模块解析国内领先,创立了大豆分子设计育种体系,引领我国大豆分子设计育种学科。

2017年,吉林省发改委动议,推动东北地理所与吉林农科院合作,盘活大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除了大豆种质资源创新外,退化黑土地力提升、苏打盐碱地高效治理也是东北地理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特色学科,在国内处于领跑地位。

2018年7月,特色研究所评估时,东北地理所已全面完成筹建期目标,5个服务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其中,“三江—松嫩平原湿地水文调蓄能力与农业水资源保障”项目的任务目标为完成沟渠蓄水净化技术两项,提交咨询报告两份,发表SCI论文10篇。实际完成情况是:研发并授权沟渠蓄水净化技术等发明专利32项;提交咨询报告5份,其中两份被中办、国办采纳;发表SCI论文230篇;申报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两项,培养“优青”“青千”各1人;获得省部级一等奖3项。

建设特色研究所后,东北地理所副所长姜明明显感到,研究所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一下子拉近不少。“现在吉林省科技厅、发改委有什么相关的事,都会想到我们。”

“我们始终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何兴元解释说,我国大豆对外依存度高,原因之一是大豆单产低,而其中60%的因素在于育种技术水平的差异。为此,东北地理所瞄准这一问题集中发力,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说起来,这一切都与东北地理所“聚焦农业”的特色定位与布局密切相关。由此,盐碱地改良也成为东北地理所主攻的又一个方向。据统计,我国目前有各种类型盐碱地约15亿亩,其中1/3的土地具有农业利用潜力。

东北地理所研究员梁正伟的主要工作是苏打盐碱地生态治理。“这类盐碱地,尤其是重度苏打盐碱地治理是世界公认的难题,而松嫩平原是我国内陆苏打盐碱地的集中分布区、生态脆弱区、集中连片贫困区,也是‘藏粮于地’的重要区域。”梁正伟介绍。

经过长期探索和攻关,2015年,由东北地理所为第一完成单位、梁正伟为第一完成人的“苏打盐碱地大规模以稻治碱改土增粮关键技术创新及应用”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该成果已被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列入农业主推技术进行推广。

梁正伟认为,这些成果的取得,无不得益于国家、中科院支持科技创新的有利政策。特别是在东北地理所建设特色研究所后,他先后承担了“苏打盐碱地高效治理关键技术示范”重点培育方向项目、“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治理与草地生产力提升技术”重大突破项目。

特色研究所建设让东北地理所的工作越来越接地气,并得到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自该所2013年实现省级一等奖零突破后,现今已荣获省部级一等奖16项。

2017年11月,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赴东北地理所调研。调研期间发生的一个小插曲,让研究所得到了一个大机遇。白春礼路过冯献忠实验室,驻足小憩时,一张照片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东北地理所在辽源市东辽县的农业示范基地布局图。

这时,一旁的何兴元向白春礼汇报说:“这个基地是我们与辽源市共建的,核心基地1000亩、示范区5000亩,准备打造成有机农业样板……”听完介绍,白春礼很感兴趣,当即决定调整行程去基地看看,后来因时间原因未能成行。但这个基地无疑给中科院领导留下了印象。

回到北京后,中科院党组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了这件事。“会上,白院长指示,要把辽河源基地建成中科院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何兴元介绍说。此后,各种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加速涌到辽河源基地。

随着各项工作不断推进,东北地理所对辽河源基地的定位也更加清晰——依托辽河源基地,支撑吉林省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造“美丽中国”核心示范区。

何兴元表示,未来,面向国家现代农业重大科技需求,东北地理所将在完成特色研究所建设任务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大豆分子育种、黑土及碱地生态、湿地学等特色学科研究水平,实现由国内领跑、国际并行到国际领先的跃升。

 

越冬土壤动物采集

 

辽河源基地山水林田湖项目区

大豆分子育种田间试验

保护性耕作田间试验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