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研资讯 >

成都生物所发现后棱蛇属新种赵氏后棱蛇

时间:2017-12-15来源: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家堂课题组在湖南古丈县采集了3号后棱蛇标本,基于线粒体DNA与形态学研究发现该物种系后棱蛇属(Opisthotropis Günther, 1872)新种,并将其命名为“赵氏后棱蛇”(Opisthotropis zhaoermii,该物种目前仅知于模式产地。 

后棱蛇属物种是体型中小型、栖息于山涧溪流环境的水栖无毒蛇类,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和东南亚。此前该属共有22个物种,中国已知12种,主要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区域。由于后棱蛇属物种绝大多数为夜行性,行踪隐秘,当前对后棱蛇的了解还较为匮乏,其中部分物种仅知1号模式标本。 

新种赵氏后棱蛇在遗传与形态上与莽山后棱蛇(O. cheni和山溪后棱蛇(O. latouchii)最为接近,但系统发育分析支持该新种的单系性(BPP=1.00BSP=100),遗传距离也与本属其他物种差异较大(5.1%-16.7%)。李家堂课题组将该新种与采自模式产地的山溪后棱蛇、莽山后棱蛇的标本进行了详细的鳞被及度量学对比,发现赵氏后棱蛇的形态特征稳定并可根据下述特征与本属其他所有物种进行区分体型较大(体全长514-586mm)而粗壮;通身背鳞17行,前部起弱棱而后增强;腹鳞147-152枚,尾下鳞54-62枚;无眶前鳞,颊鳞延长而入眶;上唇鳞8-9枚,第5枚与第6六枚入眶;前颞鳞短,长宽比1.74-2.04上颌齿等大,28-30枚;头背有边缘赭色的不规则黄色线纹;身体有黑黄相间的纵纹,体前部的部分纵纹合并成数个浅色斑块或条纹;腹部浅黄色,外侧有不对称点斑。  

赵氏后棱蛇以中国著名两栖爬行动物学家赵尔宓院士的姓氏命名,以纪念其对中国及世界两栖爬行动物研究包括对后棱蛇属分类做出的卓越贡献(该新种的姐妹种——莽山后棱蛇Opisthotropis cheni Zhao, 1999,由赵尔宓院士在1999年首次发现并描述)。的发现将我国已知分布的后棱蛇属物种数目增加至13个,同时更新了后棱蛇属所有物种的检索表,揭示了其在我国长江水系还有隐存的多样性。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Zoological Research上。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青年创新促进会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的资助。

 

图1.赵氏后棱蛇(Opisthotropis zhaoermii Ren, Wang, Jiang, Guo, Li, 2007)

 

  图2.赵氏后棱蛇正模CIB109999AB,雌性成体)与副模CIB109998CD,雄性成体)生活时照片 

 

  图3.赵氏后棱蛇正模CIB109999AB,雌性成体)与副模CIB109998CD,雄性成体)标本背腹面照片 

 

  图4.赵氏后棱蛇(第一行)、莽山后棱蛇(第二行)与山溪后棱蛇(第三行)头侧面(第一列)、头背面(第二列)与头腹面(第三列)对比 

 

  图5.赵氏后棱蛇(第一行)、莽山后棱蛇(第二行)与山溪后棱蛇(第三行)体前部(第一列)、体侧面(第二列)与腹面色斑(第三列)对比 

 

  图6.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构建的后棱蛇属贝叶斯系统发生树

 

  图7.赵氏后棱蛇(五角形)、莽山后棱蛇(方形)与山溪后棱蛇(圆形)的模式产地情况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