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研资讯 >

农科院集团军阜平扶贫记

时间:2017-12-13来源:中国科学报


阜平对口帮扶会议

12月5日,河北省阜平县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在阜平正式启动。作为中国农科院与阜平县“牵手”合作的项目代表,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产业兴旺和农村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的重要载体。

满载阜平农业发展期望的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是中国农科院“立地”精神的又一体现。2013年5月,中国农科院与阜平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技术、成果、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针对阜平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和技术瓶颈,组织10个研究所对阜平开展“集团军”式的对口帮扶工作,如今已初见成效。

目前,阜平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这片“九山半水半分田”的革命老区逐渐焕发生机,生长出绿色健康又挣钱的农产品,以林果业、食用菌、蔬菜、畜禽养殖为主的阜平特色优势产业开始散发光芒,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让科技引领带动贫困地区脱贫就业,满足阜平城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把阜平作为我们面向产业、面向农业的主战场。作为农业科研的国家队,我们还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实现脱贫攻坚。”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表示。

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

一提到阜平,必然会谈到阜平大枣。阜平大枣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全县林果业主要以大枣种植为主,其次是核桃。然而由于各方面原因收益并不好,果品单一也大大制约了林果业发展。

2014年7月,按照中央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郑果所)选派果树专家刘济伟到阜平县进行挂职帮扶,任阜平县政府副县长,负责农业、林业和扶贫产业(林果业)等工作。

“我来了以后,发现阜平这里的水果种植几乎得从零开始。”刘济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为了“摸清家底”,他几乎天天穿梭于各个村之间,调研全县林果业发展情况,随后提出建议:“由于水果整体效益比干果高,因此所有适合种水果的地区都不要发展干果,在不适宜发展水果的地区种干果。”

在阜平县挂职的这几年里,刘济伟深觉责任重大,坚持把“挂职”当“任职”,把“异地”当“故乡”,全身心投入到阜平脱贫致富建小康的事业中,把自己专长与阜平实际有机结合,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晚熟桃、苹果、葡萄等优质、高效水果种植,蹚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新路。

目前,阜平县新发展林果5.3万余亩,进入初果期的果树亩均增收达4000元,预计2018年丰果期后,可实现亩均增收2万元左右。阜平林果产业的蓬勃发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和省市主要领导的充分认可,国家、省、市先后在阜平召开产业扶贫现场会。颗颗饱满的水果成了致富的“金蛋蛋”,人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当地群众亲切地称刘济伟为“林果县长”。

为转变传统种植观念,发展现代果业,郑果所加强现代果园示范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带动作用,在阜平县重点乡镇建设高标准瓜果种植示范园。阜平县固镇村建设葡萄种植示范园,发展优良葡萄品种8个,2016年首年挂果,亩产达700多公斤,售价高达每公斤20元,是周围县市葡萄批发价格的10倍。

与此同时,晚熟桃、苹果等果树种植示范园都在积极筹建过程中。这些示范基地的建成,必将带动阜平县林果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经过近4年的扶贫工作,阜平的林果业发展迅速。下一步工作将继续围绕阜平县林果业技术升级、品牌化建设、扩大加工等问题深入开展工作,推动该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扩大扶贫成果。”郑果所党委书记赵玉林表示。

让阜平人民吃到新鲜绿蔬

“在县城农贸市场里,我数了33种蔬菜,只有3种产自当地,大部分蔬菜都是外地来的,价格甚至比北京还贵,不新鲜,品种选择性也不强。”这是陈萌山初来阜平的直观感受,也是阜平的实际情况。

实际上,阜平县蔬菜生产基地都非常重视蔬菜的安全品质,但技术基础较薄弱,多为露地或塑料大棚蔬菜生产,仅在白家峪有14座日光温室,无工厂化育苗。

让阜平人民吃到当地自己种植的新鲜绿色蔬菜成了大家共同的心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农科院在阜平扶贫项目中安排了设施蔬菜,设施农业由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蔬菜所)牵头,重点开展小型节能温室建设,示范推广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等。

“截至目前,我们所已经3次向阜平县3个合作社赠送黄瓜种子20袋、甘蓝种子2袋、辣椒种子6袋、番茄种子6袋、茄子种子2袋。白家峪众聚合作社已经开始试种部分蔬菜种子。”蔬菜所党委书记周霞介绍。

并且,他们还选定白家峪众聚合作社,开展蔬菜生产相关技术指导,全面提升其蔬菜生产技术水平。根据白家峪村提出的要求,协助其完成村级现代农业整体建设规划。

12月5日,阜平县现代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正式启动。“该园区的定位为集现代农业展示、绿色高效生产与示范、农业科普教育、农旅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阜平县农业局局长张强介绍。

目前,规划有核心展示区、温室蔬菜生产区、花田景观区、果树种植区、菌菇生产区、休闲体验区、儿童活动区等7大功能区,致力于推动农业与科技、农业与生态、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79亿元,项目建成后年产值约4500万元,带动直接就业4000人,间接就业3000人,直接脱贫800人,带动脱贫1200人。

其中的一期工程——设施绿色蔬菜生产区也正式开始建设,总面积达404亩,包括高标准保温性塑料大棚7栋、新型高效节能日光温室82栋、普通塑料大棚78栋。配套冷库、仓库、水肥一体化车间、基地晾晒场等。总投资约4200万元,预计生产高品质绿色蔬菜约3000吨/年,产值约450万~600万元/年,直接就业260人,间接就业500人,直接脱贫200人,带动脱贫600人。

解决养殖污染难题

阜平县水资源丰富,县内的王快水库与西大洋水库联合为白洋淀补水。作为白洋淀的水源补给地和雄安新区的“水缸”,建设与发展的前提就是切实保护好水资源。

因此,“环保先行、流域保护和资源循环”被确定为阜平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的首要思路,要做到流域尺度的工程化总量控制、低排放健康养殖,以生态养殖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抓手,通过“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科技支撑、农户收益”的模式,带动养殖企业及养殖户脱贫致富。

为此,中国农科院非常重视对于阜平县畜禽养殖的粪污处理工作,积极面对这一挑战。

阜平“四种两养”中的“两养”就是指养猪和养牛为畜牧业发展主要产业。尤其是养猪粪污处理不合理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养殖方式进行了改革,确定了构建农业循环产业链为目标,以原位发酵床生态养猪技术、生猪和肉牛异位发酵床养殖污染控制技术、养殖垫料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为主的科技扶贫技术。”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峰表示。

而且,将以“公司带农户”方式,核心区用“原位发酵床+异位发酵床”模式,农户或小区用异位发酵床模式,在县域内建立1个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心,若干个分中心,有机肥总产量控制在10万吨左右。资源化利用中心负责养猪垫料的预处理、维护和后处理。

“接下来,在白家峪村大枣中国农科院循环农业示范区域集中展示和推广相关技术,有养殖业就有相应的粪污处理和有机肥生产,再联合设施蔬菜的基础,形成一个循环农业示范点,并且‘以点带面’推广我们的成果。”阜平县副县长刘洁说。

10个研究所各司其职,同时又紧密联系。据了解,未来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还会有更多的研究所加入进来。“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穿针引线’,作为对口帮扶的桥梁和纽带,把全国最好的资源引到这里来,牵线搭桥促进阜平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把阜平好的农产品推销出去,同时也把我们农科院的科技资源推广出去。”同样在阜平县挂职副县长的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副研究员那日苏表示。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