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研资讯 >

心理所揭示社会从众的神经基础

时间:2016-11-28来源:中国科学院

最近,神经科学期刊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行为科学重点实验室刘勋研究组助理研究员伍海燕的研究论文,揭示了社会从众(social conformity)与社会规则违反的大脑机制。该项研究工作是基于社会从众脑成像元分析和社会决策中公平决策的元分析及其复合分析。该研究为伍海燕与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罗艺、封春亮的合作研究。

社会从众是指个体受到他人或者大众的影响,改变态度或行为,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行为现象。古语中“三人成虎”,“众口铄金”等都是对这种心理现象的描述。近年来神经科学研究采用多种范式探讨了社会从众行为的神经机制。在伍海燕等人的工作中,采用脑成像的元分析方法,揭示了这些不同研究工作中共同的神经活动。

该研究通过对社会从众脑成像数据的元分析揭示了社会从众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别人认为好的客体(如某个商品)与别人认为不好的客体相比,能够引起更强的奖赏系统(如纹状体)的活动;提示他人评价能够直接影响人们对某个事物的判断与偏好(图1)。

次,与他人的观点保持一致伴随着奖赏系统(如纹状体)的活动增强,提示与他人一致对人们来说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图2a);相反,与别人不一致则伴随着与负性情绪加工相关的脑区的活动增强,如前侧脑岛与背侧扣带前回(图2b)。

最后,与别人不一致引起的背侧扣带前回活动能够预测个体在多大程度上去改变自己的行为,从而依从大多数人的观点(图3)。即:与别人不一致时的负性情绪体验越强,个体越有可能改变自己的行为。

此外,该研究还创新性地整合了多个元分析的结果,将社会从众脑成像元分析的结果与公平规则违反的元分析结果(基于最后通牒任务)进行共同激活分析,以考察不同视角下(自我违反社会规则 vs. 看到他人违反社会规则)的社会规则违反的神经反应。结果发现个体与他人不一致和观察到他人违反公平准则共同激活了背内侧前额叶(dorsal pMFC),可能揭示了一个一般性的和社会规则违反相关的神经机制。

该项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的资助。

论文信息:Wu, H., Luo, Y., & Feng, C. (2016). Neural signatures of social conformity: A coordinate-based 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 meta-analysis of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studies. Neurosci Biobehav Rev, 71, 101-111. doi:10.1016/j.neubiorev.2016.08.038

文章链接

 

图1 他人认为好的客体激活的脑区 

 

图2 与别人一致(a)或者不一致(b)条件下激活的脑区 

 

图3 背侧扣带前回的活动能够预测个体的从众行为 

 

4 社会从众与公平规则违反共同涉及的神经激活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