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科研资讯 >

昆明植物所在滇西北纳西族传统食用植物民族植物学研究中取得进展

时间:2016-10-31来源:中国科学院

粮食短缺问题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存在,也是当前世界所面临的危机之一。全球气候变化有使粮食危机不断加剧的趋势。原住民族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对环境形成了良好的适应策略。分析研究原住民族对干旱和食物短缺的适应方式,并探究其适应策略,可能对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引起的粮食短缺有所启示。同时发掘优良的野生传统食用植物,储备食用植物资源,对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雨华的研究团队运用民族植物学方法,首次全面调查研究了滇西北纳西族食用及药食两用的野生植物。调查分析了纳西族传统食用及药食两用野生植物的食用种类和机制(食用部位食用方式食用功能等)、传统的环境管理和保护方式,以及传统的农业耕作模式。研究纳西族食用及药食两用野生植物的传统知识和经验,这对于食物新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作为当地居民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之一,具有重要的民族生态学意义。

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系统,研究分析探讨了纳西族对干旱和食物短缺的适应方式。研究表明纳西族在干旱胁迫下对食物短缺具有良好的应对机制,即对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生态友好型的农业耕作模式、多样性的食用植物之间的协同作用。

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生物学和医学杂志》(Journal of Ethnobiology and Ethnomedicine上。

该系列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31270379)的支持。

文章链接1 2 3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