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人民日报》整版关注山东中医药大学引强烈反响

时间:2018-02-26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2月23日,正月初八,虽然还在假期,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广大师生已通过微信等多种形式在竞相阅读和转发《人民日报》当天的一篇大文章——第16版“人民眼”专栏以《如何培养中医药人才?山东中医药大学探索30余年——寻访曾经的中医少年班》为题,整版报道了该校30多来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探索和重要经验,在社会各界、广大师生和群众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中国中医”当天全文转载了《人民日报》的整版报道,推出不到一天,阅读量超过3万。人民日报山东分社微信公众号“东岳客”全文推出后,一天阅读量也达到2万多。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网站也都进行了转载。

  网上读者不断留言,“一定要有文化的自信!从最近很火的一篇博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可知,中医要想深入人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的努力点赞!加油,中医人!”,“少年强则中国强,中医要从娃娃抓起”,“独树一帜的山中医少年班,令人神往、怀念!中医的传承、弘扬、振兴,受此启发,中医药培训中专大专班、老年大学班等都应该办起来!”

  该校师生也纷纷畅谈感想体会。

  副校长高树中在微信转发时说:从名老中医之路到少年班,再到传统班、外向班,再到文献班、全科班,到现在的扁鹊班,山东中医药大学建校60年来秉承以文化人、厚重基础、注重传承、勇于创新的特色,走出了一条富有山东特色的高等中医教育之路!为中医高等教育提供了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山东模式和方案。

  作为少年班当年的任课教师、退休教授李心机认为,30年前举办的中医少年班是一次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探索,今天,往事回顾,认真总结,仍不失现实意义。对这三届少年班的招生办法、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教育、后勤保障,以及对中医人才培养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去总结和认识。

  学生处处长念金波认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中医人才培养也应坚持“三因”理念,遵循成长规律,努力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将中医药事业传承发扬光大。

  中医文化与文献研究院教授宋咏梅在微信中认为,中医少年班、中医文献班、传统中医班、中医八年制扁鹊班,山中医不忘初心,敢为天下先。堪称中医高等教育的先行者,探路者。

  校学生会主席孙银雪说,武校长在文中提出:“不断进行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试点,久久为功。”这让在校生的我们何其幸运与感激母校对我们学子的关注与培养。作为中医药发展的接班人,我们更加有信心和底气作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弄潮儿,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青春力量!

  2017级扁鹊班学生于燕南、唐尊昊、于漫亚、张钧清等说,“能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成为扁鹊班的一员,既倍感荣幸又深觉肩上重担,学好中医,这既是师长的殷切期望也是自己的奋斗目标,唯有踏实努力,方能走好学医行医之路。”“希望我们以后也能成为学校的骄傲”。

  校报学生记者团团长陈震说,相信乘着国家中医药发展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风,学校中医药人才培训模式的探索会越来越好,我辈中医药学子,也当好好学习、扎实前进。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在昨日,在今天,在未来,始终在路上。

  本篇报道刊发在《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版“人民眼”栏目。“人民眼”是《人民日报》的拳头栏目,被评为中国新闻名专栏。谈到感想,撰稿记者、人民日报社山东分社采编中心主任刘成友说,2017年春天我去山东中医药大学参加一个活动,学校的老师提到三十多年前该校曾经办过一个中医少年班,引起了我的兴趣。多年当记者的敏感,让我不禁追问:  当初办这样一个少年班有何背景,培养效果如何,三十多年过去了他们发展怎样?后来又陆续了解到,学校还办了全国高校第一个传统中医班;2017年又筹建了扁鹊班,都是在以前探索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少年班虽然停办了,少年班学生却当了传统班和扁鹊班的老师,把这项事业继续下去。这也让我心中一亮,豁然开朗,很兴奋找到了这样贯穿性的线索。此刻我认识到,寻访中医少年,不仅仅是对一个群体的寻访,也不仅仅是对一所中医药大学的采访,而更是对我们国家几十年来中医药人才培养之路的探寻和思考。这篇通讯发表后,接到很多朋友的电话,看到一些留言鼓励,都让我感动,我认识到,自己在不自觉加入到一场为振兴中医药事业的进程中,我感到荣幸而激动。(山东中医药大学)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