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安康学院紧紧抓住“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通过方向引领、任务驱动、善思精进等举措,强化辅导员的使命担当意识,激活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动力源”,辅导员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方向引领:实施“理论学习+”全覆盖行动计划,大力推进辅导员职业形象由“事务型、经验型”向“学习型、智慧型”转变。一是“理论学习+工作事务”模式。该院定期召开辅导员工作例会,做到“场场有策划,期期有主题”,切实把理论学习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全过程,用规划性、专业性和持续性的工作标准引导辅导员从千头万绪的事务中聚焦育人主业,理清工作主线。二是“理论学习+专题培训”模式。该院2017年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安康学院学工系统贯彻落实中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专题学习班”,启动了“安康学院学工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系列培训活动”,邀请了陕西省党的十九大精神专家学者宣讲团成员、校内外学生工作专家、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等专家学者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引导辅导员树立“四个意识”,把握政治方向,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任务驱动:实施育人工程“齐助力”行动计划,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学校“大思政”工作格局,同向同行,协同育人。一是加强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合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该院组织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师培训交流,要求辅导员关注思政课堂,将思政课内容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教育、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环节中进行延伸,着力打通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与“主阵地”相衔接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建,实现育德与育心相结合。该院实施学院心理健康中心咨询师联系二级学院制度,建立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师“一对一”模式的学生心理健康监测与维护的长效机制,合力培养学生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善思精进:实施专业发展“网格化”行动计划,聚焦研究领域,在深入学习、实践和思考中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自我突破与超越。该院围绕专家化辅导员培养目标,依据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创业教育、生涯规划等8个专业化发展研究团队,使每一名辅导员都能在专业的“小网格”里术业专攻,精耕细作。同时该院定期编印《辅导员思政工作方法探索》,作为辅导员专业化成果展示和推广的平台,持续收录辅导员工作中的阶段性总结和思考,推动辅导员专业化成长过程的可视与专业实践成果的共享。2017年,该院学生工作团队获省部级项目、市厅级项目立项3项,在省级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优秀工作论文、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等各类评比中获奖9项。
该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闵小平多次强调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要求辅导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种好责任田,守好主阵地,把学习、实践同思考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做好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责任编辑:黄晓青 审核: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