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鲁东大学印发《鲁东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等8个文件,深入贯彻“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山东省科技厅鲁东大学关于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合作协议》,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全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
一是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管理办法。从项目入驻、日常管理、优惠政策、退出机制等方面,着力加强对孵化基地的组织领导,强化对入驻项目的服务职能和帮扶措施,推进孵化基地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打造生态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二是创新创业导师管理办法。着眼于为在校生及在孵企业提供导向性、专业性、实践性教育教学与指导,从校内外选拔创新创业导师,规范创新创业导师管理,明确创新创业导师职责,强化创新创业导师培养,为创新创业导师的选拔聘用、管理考核、教育培养提供政策保障,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三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坚持覆盖全体、分类施教,立足专业、强化实践,贯穿全程、深化改革的原则,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英才计划+学科特色”四级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新创业类通识教育必修课和必选课,分专业开设具有学科特色的创新创业课,建立跨学院、跨学科专业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四是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识选修课建设研究、学科特色课程建设研究、实践类教学项目研究,重点支持全校性及跨学科、跨专业研究项目,争取形成一批有代表性、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成果。
五是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筹集至少500万元创新创业基金,配合学校其他经费,择优扶持大学生和毕业两年以内的学生创新创业,每年对大学生自主创新创业项目进行直接投资和无偿扶持。
六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健全鲁东大学《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体系,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多种形式向企业转移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和创办科技型小微企业。
七是创新创业“育苗工程”实施方案。选拔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愿、创新创业潜质的在校生,以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形式,进行开放式教学、专业化指导、实战化培养和全方位帮扶,毕业离校后继续跟踪指导服务3年。
八是众创空间建设方案。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为主体,联合校内教学科研实验平台、专业众创空间等资源,打造全省创新创业导师培训交流平台,建设具有功能特色鲜明、品牌化的国家级众创空间。大力支持各学院建设专业众创空间,从条件建设上支持创新创业。(鲁东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