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十年树木,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作为皖西学院金融工程2015级辅导员,张金波风雨兼程,不辞劳苦,从大一到大三,张金波见证了他们刚为大学生的懵懂懒散,到现在的成熟稳重。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就是捧着颗心来,不带根草去的人。”
一视同仁,坚持“三公”原则
作为一名辅导员,张金波认为这是一份良心工作,就算自己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还是会觉得不足。同时,他认为辅导员应当对所有学生做到一视同仁,不管是成绩好还是成绩坏亦或者是表现好、表现坏。给学生做评奖评优等工作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这才是他满意的模样。在谈及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孰轻孰重的问题上,张金波说:“这两者对于大学生来说,都很重要。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知道自身不足,积累社会经验。但学习成绩是基石,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相当于人的两条腿,缺了一项就相当于少了一条腿,很难走远。”
有教无类,做学习的引导者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在谈论到老师与学生最融洽的相处方式时,张金波认为,在课堂上,老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导者。人生的路要自己走,日子得自己过。老师只是起指导作用,避免同学多走弯路。在生活上,老师如父如兄,帮助同学们排忧解难。在问及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的问题上,张金波认为所有学生都是有教无类,老师应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做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解惑者。为人师已七年,张金波说他任职时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已经毕业的学生找他聊天,谈人生谈理想,谈论步入社会的感受。春节时收到学生们发的祝福短信,令他欣喜万分。同学们对他的关心,是他最开心的一件事。
坚持到底,走自己的路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张金波认为,部分学生在学习上心态浮躁,简单的事不愿意花精力做到最好,复杂的事没有耐心坚持做到底。这对他们未来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人生需要坚持,坚持就是胜利。同时,张金波指出,学习不是唯一一条要走的路,专业也不一定是一辈子要做的。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诚实做人,老实做事是最重要的。对于大学生面临的考研、实习就业等问题,张金波认为我们不要太多纠结于就业,适合自己的最重要。积极的人生态度、坚持到底的决心和说到就做到的行动力,有了这三样,不管是学业还是就业,都会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谆如父语,殷殷似友亲
大三学业繁忙,辅导员的工作也是应接不暇的。但即便如此,张金波还是会腾出时间关心他的学生。金融工程1501班的刘同学说:“张老师在学习上很注重班级的上课出勤率。即使已经大三了,三个班仍能保持上课出勤率,有事的会提前请假,几乎不存在旷课逃课的现象。对于成绩靠后的学生,辅导员会主动找他们谈心,并帮助他们克服困难,争取下次考出好的成绩。”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对张金波最好的诠释。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正是有如张金波这样的优秀辅导员,皖西学院才会涌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无数灵感的水则汇聚成智慧的海洋。相信皖院学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会越来越好。(姚玲玉 钱珍珍 特约通讯员:夏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