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关于开展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课题验收工作的通知》、安徽省教育厅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转发教育部语信司开展中国语言保护工程2017年课题验收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接受国家语保中心正式验收的通知》要求,2018年1月6日至7日,皖西学院“安徽汉语方言调查·六安”课题组负责人马启俊和主要成员汪大明、李方海在合肥中心智选假日酒店参加了安徽汉语方言调查课题正式验收会议。
本次正式验收是中国语言资源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国语保中心”)组织的专家组对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17年安徽省15个汉语方言调查课题组记录的纸质版调查手册、需交文件电子版、所有音系例字的录音文件和视频文件等材料进行审查评议,出具验收报告。验收专家组由4人构成,组长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胡松柏,成员有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教授陶寰、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孙宜志、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教授严修鸿,中国语保中心专家组成员北京语言大学副教授黄拾全及北京语言大学博士张琦、王帅臣、石艳婷代表中国语保中心参加了正式验收。安徽省教育厅语委办工作人员,15个课题组负责人和部分课题组成员参加了验收会议。
1月6日上午8:30,全体参会人员在酒店六楼第六会议室举行了简短的报告会议,对本次正式验收的专家组成员、验收流程、材料要求等进行了介绍和通报。接下来,专家组8位成员分组对安徽汉语方言调查15个点的纸本调查手册、电子模板表、音频、视频等进行了认真、细致、全面的审查,并与部分课题组成员进行了当面核对与质询。专家组的材料审查验收工作从上午一直进行到深夜。
7日上午8点,专家组全体成员在第六会议室对各课题组提交材料审查验收情况进行汇总评议,形成了验收报告。10点,验收情况反馈会在第六会议室召开,反馈会由黄拾全主持,胡松柏代表专家组宣读了验收报告。报告认为,安徽省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各调查团队的工作总体上认真严谨,符合规范要求。各课题按照规范要求遴选了合适的发音合作人,完成了所有规定项目的纸笔调查和音像摄录工作。大部分调查点所提交的方言音系、单字音表、词汇表、语法语料、话语语料、地方普通话语料、口头文化语料等符合语言事实;文字和音标记录转写规范;音像资料完整清晰。报告也指出各调查点或多或少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校对完善。要求安徽省语委办和首席专家继续发挥督导作用,各调查团队在语料正式提交进入国家语言资源数据库之前,要严格按照验收专家组提出的有关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黄拾全随后代表中国语保中心发言,他表示专家组虽然同意了15个课题全部通过正式验收,各课题组在语料入库之前还要继续整改,中国语保中心要组织进度抽查和结果复查。
省教育厅语委办在反馈会上感谢各位专家冒着严寒暴雪天气莅临安徽开展验收工作,并给予认真细致的审查和指导。希望各个调查点的负责人要端正态度,拿出工匠精神;全盘接受验收专家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全面整改,对照整改意见清单,逐条修改完善,在20天内完成整改任务,先接受省内专家验收,再正式提交入库。
反馈会后,验收专家们分别与各课题组负责人和成员见面交流,对各课题组提供的材料中存在的问题逐一指出,并对下一步如何整改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胡松柏和张琦分别就纸质调查、音视频以及模板材料存在的问题与文传学院课题组成员进行了交流和指导。
本次正式验收,对促进安徽汉语方言调查进一步提高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皖西学院课题组成员将根据专家整改意见清单,逐一核对纸质材料、模板表、音视频材料,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所有材料符合《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验收规范(试行)》,能够顺利通过入库验收,最终完成本课题的全部建设任务。(汪大明 李方海 特约通讯员:夏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