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开放共赢、全方位合作”战略目标,提高合作办学水平,拓展教师国际化视野,该校印发《山东农业大学推进国际化办学实施方案》的通知,实施开放共赢战略,着力打造一流学科,进一步提升学校国内外学术影响力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方案》指出,推进学校国际化办学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是:主动对接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国内一流学科的目标,实施“开放共赢”战略,以提质增效为核心,以开展深层次合作为目标,以深化综合改革为动力,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化层次和水平。以学校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引进国外高水平人才,建设国际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到 2020 年,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 25%。学生赴海外学习人数达到 1500 人。外籍教师与客座研究人员占教师比例达到 5%。建立国际联合科研平台 3-5 个。新增与学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的国(境)外高校 16 所左右。新增合作办学项目2-3 项。吸引海外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海外留学与交流学生人数达 100 人左右。
《方案》指出,强化党委对国际化工作的领导, 成立以学校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山东农业大学国际化领导小组,成员由党办校办、组织部、宣传部、国际处、学工处、科技处、 人事处、教务处、研究生处、后勤处、财务处主要负责人组成,统筹学校国际化工作,负责国际化工作的规划、咨询、实施、评估、激励、保障。国际处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保障国际化战略有效推进。统筹各渠道经费来源,设立国际交流发展基金。基金用途为资助学校骨干教师海外进修交流,优秀学生海外交换学习,聘请高水平海外专家来校访问讲学,资助海外留学生来校学习交流,支持国际联合实验室、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与运行,拓展合作办学等方面。国际交流发展基金由工作组管理使用。
《方案》强调,推进国际化办学的主要举措是:一是加快优势学科国际化。对接国际一流学科,学校进入双一流建设的优势骨干学科和其他优势学科,至少与一个国际一流高校或研究所开展对接,建立合作关系。设立学科海外带头人组织选聘海外学科带头人,为学科建设提供咨询、推荐海外优秀人才、指导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学习进修, 以灵活方式到校工作, 为本科生、 研究生开设讲座。开展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各国家与省级研究平台至少与一个国际著名学术机构对接,设立联合研究方向, 提升学校科研平台的研究水平和在全球的影响力。二是推进骨干教师/行政管理人员海外培训。鼓励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学习进修,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山东省教育厅出国留学专项经费出国留学。设立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专项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建立合作,每年支持 5-10 名教师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骨干教师项目,出国研修。多方投入支持教师海外进修建立学校、学院、个人三方投入机制,按 1:1:1 比例配套,每年支持一定数额教师赴海外短期研修(15 天-1 个月)。选派中青年行政管理人员海外进修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行管项目渠道, 每年支持 1-3 名现职中层及以上行政管理人员出国研修。三是选拔优秀学生开展国际教育。针对研究生和优秀本科生,开展国际化教育,利用海外优秀师资服务于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支持优秀学生出国学习研修,每年选派一定数额优秀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出国留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行课题研究等。实施博士生国际化培养各博士授权点学科建立博士生国际化培养机制, 每个学位点选聘 1-2 名海外指导教师,设定联合研究方向,为博士生主讲1-2 门课程,逐步实现博士生培养的国际化。四是开展合作办学。强化学院在合作办学中的主体地位, 鼓励各学院根据专业教育发展需求与实际,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高水平高层次、有利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项目,打造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一院一品”。建立合作办学保障机制制定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管理办法,规范合作办学管理,加强合作办学专业建设,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校师资队伍与专业建设。(山东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