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成都理工大学专家急赴茂县提供技术服务

时间:2017-06-27来源:四川省教育厅

6月24日6时许,四川阿坝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发生山体高位垮塌,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天上午8时许,作为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地质灾害应急专家,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教授和环境学院负责人裴向军教授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通知,立即赶往灾害现场研究分析灾害成因,并指导现场应急搜救。同时,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还调用了无人机进行现场高精度航拍。

6月25日下午召开茂县垮塌事件第六场新闻发布会现场,许强和裴向军两位教授接受了记者采访,并向中外记者介绍了本次灾害的初步分析。据介绍,本次灾害为降雨诱发的高位远程崩滑碎屑流灾害,垮塌山体为当地新磨村新村组富贵山山体,塌方量约为1800万立方米。

对于此次“624”茂县叠溪山体突发高位垮塌灾害是否跟汶川地震有关?裴向军教授表示,汶川地震对此次滑坡有一定影响。从地震程度上讲,汶川地震发生时,此次地灾事发地虽也在茂县区域内,但是烈度不一样。茂县的地震烈度是11度,而此次地灾事发地的地震烈度是9度。尽管都在一个县域内,地震所受的损伤程度是不同的。裴向军曾做过调查,发现叠溪镇虽然没有很大规模滑坡,但是地震诱发次生地质灾害是很多的。1933年,叠溪镇曾发生过7.5级大地震。经研究及查询相关资料,证实目前的松坪沟就是一个断层通过的地方。在松坪沟内的堰塞湖,就是1933年这场大地震造成的。这场地震对当地斜坡的损伤,可以说比“512”汶川地震更严重。包括1976年平武、松潘7.2级地震,其实对这里也是有影响的。因此,事发地经常受到地震的影响,也是地灾频发的原因。

而此前四川多次地灾隐患排查,为何未监测到此次突发灾害?许强教授表示,这是由客观原因造成的。通过新磨村老村长了解到,该村建于1976年,不是汶川地震后新建的,所以并不存在选址排查的问题。其次,此次高位崩滑发生在海拔3400米以上,离受灾村庄高差超过1250米,那里无人居住且山体陡峭,坡度在55到60度,人很难上去;同时,由于高山植被密集,受其遮挡,即使高精度卫星也难以拍摄到坡体变形——这意味着现有遥感手段发现不了隐患,传统工程地质勘探手段也难以开展。目前,全省正在进一步对地质灾害易发地、高发地做一次全方位排查,防患于未然。

针对救援工作,裴向军教授表示,滑坡是强力推动山体,它和地震不一样,地震会留下一定的空间,给救援留下条件,滑坡的破坏力非常大。按照现阶段的条件分析,我们主要要加强防治,同时防范次生灾害发生。两位专家还分析,滑坡灾害的救援应该从薄的地方开始,因为滑坡容易对伤者造成窒息,比地震留下的空间小得多。救援队伍应该抓住“黄金72小时”,争分夺秒抢险救援。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