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思政课“说事拉理接地气”

时间:2017-06-19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在对比国统区和解放区的政治、经济、生活后,我们来作一个假设:如果回到上世纪四十年代,你愿意生活在国统区还是解放区?”“1940年6月,爱国华侨陈嘉庚在访问延安时,被毛泽东平易近人以及解放区呈现出的军民一心所感动。下面请出四位同学用情景剧的形式加以展示。”……

  6月15日,位于山东蓬莱的济南大学泉城学院一间教室内座无虚席,情景假设、历史还原、现场辩论,这些新颖、师生互动性强的环节,似乎让人忘了是在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堂上。

  长期以来,“理论性太强,过于强调政治性”、“讲授方式单调,课程缺乏吸引力”、“理论与现实脱节,不感兴趣”成为不少大学生给思想政治课打下的“印记”。上课说话、不用心、精力不集中,甚至睡觉、逃课成为思想政治课的“顽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主任姚向阳说:“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更是前沿阵地中的前沿。唯有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课程质量和实效,才能真正让课程内容在学生中入脑入心,才能牢牢把握思想政治课的主动权、主方向、主阵地。”

  为此,他们积极开展教学研讨,使课程内容面貌一新。如在《中国近代史纲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部分,他们结合“胶东红色文化” 为学生们进行讲述。在《思想道德基础与法律修养》爱国主义部分,针对韩国萨德事件,一些企业和个人借公众单纯的爱国情感,蹭热度,搞营销,他们组织学生围绕“爱国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开展讨论。摒弃单纯的理论说教,更加贴近现实和学生实际,使不少学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一事件。

  之前,思政课教学方法主要还是老师讲、学生听,在本学期的具体实践中,他们结合纪念建军90周年、大学生该如何发扬长征精神,让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自编自演的情景剧等更具表现力的展现方式来再现长征历程、领会长征精神,提升了学习效果。如今,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正逐渐在思政部其它课程推广。同时,他们还鼓励教师采用混合式教学法、时事导入法、专题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集体讨论法、分组辩论法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增强了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很多道理就是在这师生情理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悄然入脑入心。

  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对此感受颇深:“一开始,我和同学们都存在惯性思维,认为大学思政课和高中的政治课一样,以背为主。但事实上,老师们的每一节课都深深地吸引我们。课下,我们排演小品、辩论、演讲,还组成思政课学习小组,开展探索性研究。思政课不再‘高大上’,真正来到了我们中间,很接地气。”

  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认为,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思考,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从而构建自己的信仰体系,这才是思政课教育的目标和价值。为此,他们开展了“我家乡的近代史调研”活动,让学生开展对家乡历史和现状的调研,并对佳作予以展示。通过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他们肩负的重大历史重任,更加激发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刻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实践,济南大学泉城学院思想政治课学生到课率由之前的不到90%提升到97%以上,部分课程甚至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

  “大学是各种社会思潮交织、集中,最为活跃的地方,这些社会思潮是伴随着社会变革而产生的,也是大学生较为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话题。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迫切和最现实的要求。思政课与工作生活息息相关,探索说事拉理接地气的课堂教学方式,能有力推动大学生在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用认识社会的方法论武装头脑,从而提升他们对各种社会思潮的鉴别、甄辨能力,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济南大学泉城学院院长潘晓生如是说。(济南大学泉城学院)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