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出台《攀枝花学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健全思政工作体制机制,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思想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领导小组。
重视思想理论建设。抓好校院两级党委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日活动、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学会,成立社科联,建设“明德讲堂”、“阳光讲坛”、“人文讲坛”等哲学社会科学阵地,邀请名师大家来校开设讲座。严格实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课题研究立项,定期开展优秀案例、优秀论文征集。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
加强阵地建设管理。抓好课堂主阵地,建好校园新媒体阵地,全面启动 “易班”网站平台建设;建好第二课堂,建有学生社团71个,成立攀枝花学院传媒中心。出台《攀枝花学院宣传阵地管理办法》、《中共攀枝花学院委员会网络舆情收集、研判和处置办法》等文件,每月编制《舆情参阅》,坚持每月集中开展一次网络检查。
建强配优思政队伍。思政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现有思政课专兼职教师33人,教授7人,副教授15人,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32人;拥有一支专业化、职业化、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保证每个思政课教师每四年一次培训、进修或考察调研;坚持每年举办辅导员培训班。成立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成立大学生心理协会学生社团。组建网络“红军”队伍,成立网络志愿服务大队。
思政工作保障有力。机构设置齐全,明确界定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职责任务。人员配置科学,各教学单位配备专职党委(党总支)书记、学生科科长、分团委书记,各教学单位本专科学生人数200︰1的标准进行核定,共核定辅导员编制75名。专项经费到位,每年专项投入都保证年生均20元以上。激励机制完善,职级职务晋升渠道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