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对口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四川音乐学院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对定点扶贫县广元市昭化区和精准扶贫点王家镇文星村大力开展文化扶贫、教育扶贫、艺术扶贫以及产业扶贫等,助力昭化区贫困群众脱贫奔康。近期,学校积极组织师生,结合专业特点和帮扶优势分批开展了系列精准扶贫活动。
一是发挥专业,支持艺术教育。四川音乐学院向对口帮扶学校——广元市昭化区元坝中学捐赠4台钢琴,以解决该校师生教学、练琴难的问题。随即,川音两位调律老师和两位调律专业的学生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地为元坝中学的20余台钢琴进行了现场调试和维修。川音教师还为当地音乐、美术专业教师就“知识结构、注重基础、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座谈交流,并对元坝中学400余名学生分别举办了钢琴、声乐、理论、舞蹈与美术专题培训和音乐作坊活动,还特别针对元坝中学艺术考生当前的实际情况,对考生进行了学习方法指导和课业辅导。
二是拓宽思路,加快脱贫步伐。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四川音乐学院多措并举,不仅下派第一书记全面指导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更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发挥专业特点和帮扶优势,从多角度、多方位对该村的村容村貌、产业进行统一规划、打造,力争帮助该村早日摆脱贫困。学校不仅建设了藤椒种植集体经济示范园区、食用菌培植地以及稻田养鱼等精准扶贫资助产业项目,美术专业师生还通过实地勘察和走访村民对当地自然风貌、村民居住习俗、房屋结构和成本核算等做了深入了解,将尽快拿出房屋改造的初步方案和设计效果图,改善村容村貌。
三是勇于担当,挑起脱贫重任。四川音乐学院参加了四川省教育厅精准扶贫对口帮扶武胜工作推进会,并在会上与武胜县签订县校合作框架协议,学校接下来将发挥自身优势、特色,从音乐为主的艺术教学实践与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音乐、舞蹈、美术等培训项目和艺术项目,文化产业发展项目等方面全面开启与武胜县的县校合作,从文化和精神层面协助武胜县由贫困村打造成为县级脱贫示范村。
四是坚定方向,推进脱贫工作。学校社科学院派出思政课教师前往王家镇文星村扶贫一线开展教学实践及对口帮扶调研活动,注重发挥实践环节的育人功能,创新推动教师实践研修。期间,调研组实地考察了学校帮扶项目,看望了结对帮扶贫困户,与他们积极沟通交流脱贫实施方案。这种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户的调研、访谈以及交流座谈的方式是一次深刻的国情教育活动,启发了教师们在思政实践教学的新思考。同时,学校在与广元市昭化区的座谈会上进一步明确了扶贫工作方向,将继续对昭化区开展特色帮扶活动,在“扶智”和“扶志”上狠下工夫,从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科研创作及应用推广、产品研发及产业发展三大方面入手,把帮扶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