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学院自2011年10月获批研究生教育试点以来,着眼通用航空、石油测井等特殊需求行业对一线高级人才的需要,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逐步形成“四个一”的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一批面向一线岗位的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使研究生教育走向创新开拓发展轨道。
——解读“四个一”培养模式。“四个一”培养模式来源于该院“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探索。具体内容要求在校研究生除完成规定学分及毕业论文外,必须完成“四个一”方能毕业:即完成一篇公开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参与一项相关领域的企业(或纵向)课题;取得一项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申报一项专利。“完成一篇公开发表的相关领域论文”是为培养研究生基本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参与一项相关领域的企业(或纵向)课题”是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确保选题来源于生产实践。同时通过一年的企业实践来潜移默化地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企业实习在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职业的崇敬,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取得一项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使研究生增加一项求职资本。“申报一项专利”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四个一”的要求融为一体,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为“四个一”培养模式创造孵化器,该院利用可用资源主动寻找合作企业,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夯实实践环节,加强研究生企业实践基地建设。截至目前,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已达41个。
——“四个一”培养模式取得成果。该院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都是以职业需求和发展为导向,注重提升研究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结合研究生“四个一”的培养模式,自2012年开始,连续五年为加强研究生科研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创新活动。并对研究生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基金支持,鼓励研究生以创新基金取得成果积极参加各类研究生创新活动。如2016届控制工程毕业生耿清凯利用创新基金成果申请获批专利28项,被深圳光启理工研究院聘用,就业质量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2016届机械工程毕业生刘建鑫,在企业实习期间,先后编制完成各型约40余份整体式叶轮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20余件钛合金整体式叶轮类零件的加工程序及数控仿真程序编制,因其创新基金成果“闭式整体叶盘逆向三维造型与编程关键技术的研究”,为公司引进消化CAPP软件提供技术支持。为使该软件成功应用于生产实际中,提高公司的生产劳动效率,该生被企业实践单位所在的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万钧航空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聘为工程师。2015级机械工程领域研究生薛梦轩在2016年5月至10月企业实践期间,申请专利8项,参加陕西省第三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全国第十一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西北赛区选拔赛,取得省级三等奖。
在企业实践总结汇报中,注重考核研究生在企业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要求研究生在企业实践中参与企业项目的研发工作。如,2015级审计研究生张晓云、杜红分在西安市审计局实践期间,通过参与实际审计业务,较为系统地熟悉审计业务流程以及在具体业务中对审计取证方法和职业判断的运用。
截止2017年1月, 西京学院三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100%,年薪在6—12万元。获得授权专利261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243项,外观专利4项),发表文章155篇(其中SCI1篇,EI85篇,中文核心17篇,普通公开52篇),取得研究生创新成果奖4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2项,优秀奖13项)。 “四个一”培养模式的良好效果已初步显现,并于2015年12月获得了陕西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文/任林政)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