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安徽工业大学“重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让科研找到“正确的打开

时间:2017-05-24来源:

5月1日,假期里的安徽工业大学秀山校区比平时安静了许多,10公里外的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所在地安徽马鞍山慈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笔架山路966号内却呈现一片繁忙的景象:数十名技术人员正在对公司自主研发的码垛机器人、六轴协作机器人等进行最后的编程调试;公司总经理张良安正在安徽淮南与当地的一家企业就机器人的交付进行磋商。

5年50多项发明专利

张良安于2010年从天津大学博士毕业来校,先后申请了近80件发明专利,并获得50多项发明专利授权,成了学校有名的“专利达人”。去年5月,这位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以7项专利,评估折价500万元,与投资方一起成立了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张良安和他的团队成员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实验室从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坚持原理创新,,发明的六轴协作型机器人,结合了力位混合控制,实现了在不增加力传感的前提下的直接示教和力控制。

“我们团队都是青年老师,平时课比较多,只有利用晚上与休息日加班加点,连续好几个寒暑假都泡在实验室。”张良安说,“在调试‘六轴并联装配机器人’的时候,设备经常会莫名其妙的‘死机’,对于随机出现的不可恢复数据,只能回过头来从零开始。在经过反复努力,终于取得成果的时候,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张良安看来,做科研最重要的素质是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要有用科研成果造福社会的决心以及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的信心,遇到困难才不会气馁和半途而废。

奔着“新政”闯成果转化路

张良安的专利在机器人领域,有十分广泛的应用。一些在企业的朋友纷纷给他支招,建议他办个公司。有人甚至专门帮他估算了下,如果他的专利产业化,产值可能过亿元。“专利如果停留在实验室‘睡大觉’,没走上产业化,就算不上最终成果。”张良安也这么认为。

幸运的是,2014年,学校“重磅”出台“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学校鼓励职务发明成果转化、转让,成果转化、转让收益中学校将按90%比例划归参与研发的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并提出:鼓励具有职务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如需将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形成技术股权资产的,学校将依据国家有关文件,将无形资产所形成的技术股权资产部分按70%比例授予成果完成人及其团队。

2015年,投资方“相中”张良安发明的“一种基于型材搭建的开放式机器人训练平台”、“一种简易分拣机器人”、“一种三自由度手动机器人”等7项专利,通过校方牵线搭桥,“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成为该校完全以专利投资入股成立的第一家高科技公司,专利评估折价500万元中的70%划归张良安所有。

一年来,张良安组建了自己的研发团队、落实了厂房和办公场所、5条生产线完成研发并投产,截止目前已完成销售额200多万,预计2017年年底销售额破千万。

做科研不是单打独斗

“我们的研究团队”,这是张良安介绍发明专利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他经常强调:这是团队成员的共同成就。目前,张良安机器人研发团队的23名骨干成员中,既有老师,也有学生。在大家眼里,“老总”张良安乐观、幽默、充满活力,爱好广泛,大部分时候,对他们都非常和蔼,还经常会用好吃的“贿赂”他们;但对实验技术与科研训练,张良安对他们的要求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写报告,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他都会挑出来;操作仪器,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都要养成习惯,要做到闭着眼睛都能操作无误。

这种追求极致的科研态度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在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赛中,他指导的学生获得省级一、二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大赛银奖1项。

和同学们正在毕业季四处找工作不一样,张良安带的研究生王晨晨即将在今年6月毕业后选择留下,直接与安徽海思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担任公司技术骨干,“研究生阶段我跟着张老师收获太多,我没有理由不继续。”王晨晨对自己的这份选择很坚定。

“学生思路开阔、有创造力,也能吃苦,作为一个在创办企业的老师,我要做的就是了解市场上相关技术的最新进展,并把最佳的研究方法教给他们,让他们能做出有市场价值的成果。”这是张良安对自己导师角色的定位。张良安说,一般的实验室完成实验已是满负荷运转,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瓶颈;而公司成立一年,有了更好的场所和条件,一年就研发出来20多项新的应用,今年公司申报专利接近100项,很多都是学生直接参与的成果,“作为一名老师,我的初心就是让学生学到实实在在的东西”。(黄敏  特约通讯员:汪盛颜)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