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面向基层选派德才兼备的第一书记,对于聚焦总目标、紧盯总目标、落实总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厅驻吐格其村“访惠聚”工作队,紧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认真贯彻落实“1+2+5”工作要求,第一书记统领各支力量,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访惠聚”驻村工作。
一、以“三心”情撒大地
自治区党委对第一书记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对“访惠聚”也有明确的工作要求,这些职责和要求是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的基本准则。一是时刻保持“忠心”。结合“学转促”专项活动,村第一书记把各支力量牢牢抓在手上,建立健全联合党支部统筹安排,各支力量同步跟进的政治学习机制,不断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学习领会,不断加深自治区党委特别是陈全国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不断深化自治区党委“访惠聚”工作的认识,努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二是时刻保持“专心”。村第一书记的称谓明确了工作性质,第一书记把职位职级进行了“封存”,自觉主动接受乡党委的直接领导,百分百脱身出来,集中精力安下心来,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理念和“干就干好”的信心。三是时刻保持“关心”。村第一书记即是一家之长。各支力量不仅工作在一起,还要生活在一起,第一书记主动与同志们加强思想交流,在生活上多关心,倡导并组织一切有益于加强交流交往交融的活动。特别在提升和改善各支力量的食宿条件上,第一书记亲自安排,从自身做起,杜绝奢靡之风、享乐主义,不搞特殊化,着力把各支力量的食宿安排好。
二、用“三帮”助力基层
抓班子、带队伍,拧成一股绳,形成强大合力,是村第一书记开展好工作的关键。一是“帮”党建提升。第一书记首先要舞好党建这一龙头。围绕基层党建“星级创建”,坚持问题导向,指导制定《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方案》,围绕六个方面的问题和短板,制定整改台账,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整改一项、销号一项,推行项目化管理,不断提升基层党建整体水平。二是“帮”制度完善。健全的制度是开展农村工作的命门。村第一书记带领村“两委”班子,全面梳理总结好经验、好做法,形成了《联合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党支部工作职责》、《村党支部议事制度》、《党员学习制度》等一套管用有效的制度,推进村级工作规范化。三是“帮”观念转变。思想决定行动。坚持案无积卷、事不过夜,每日做到“早晨会、晚研判”,凡事不武断、不决断,用自身工作作风,带动并影响基层干部。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一帮一,一带一”,工作一项一项定量定人,结果一条一条追责问效,努力实现基层干部素质的帮带提升。
三、做“三联”开创局面
第一书记作为核心,更要发挥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穿针引线作用。一是“联”政策,第一书记是党的政策的“第一宣讲员”,肩负着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宣传责任,在及时了解掌握党的新政策、新精神的基础上,积极打造宣传阵地、开展示范宣讲、举办文化活动、面对面入户走访等群众欢迎、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将中央、地方的惠农措施和强农政策送达至千家万户,使群众吃上政策的“定心丸”。二是“联”项目。惠民政策是“保民生、促发展”的助推器。村第一书记亲自抓惠民项目落地生根。发挥教育行业特色,落实村双语幼儿园项目;积极协调交通和水利部门,将防渗渠和村级道路建设纳入项目盘子;研究制定村级阵地改造方案,协调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对接扶贫办和财政部门,落实2017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发展资金)项目计划,支持和鼓励贫困户通过自力更生实现脱贫致富。三是联“群众”。结合地区“三定三包三覆盖”工作机制,村第一书记全面统筹,全面完成全村包联方案确认,采取民汉组合、男女搭配、五位一体,按照“八必问、八必讲”的工作要求,深入开展走访入户,截止目前,共走访545户2339人,走访率达到89%。认真做好群众来访和走访群众诉求的梳理研判,想方设法协调解决群众困难诉求,截止目前,接待来访群众15批26人,积极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0件。加大对重点关注户的包联力度,在重点走访队和特别走访队双重包联的基础上,动态对全村 集中教育矫治家庭实行国家公职人员的再次包联,不断压实维稳责任。
(通讯员:自治区教育厅驻玉奇吾斯塘乡吐格其村工作队 房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