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安康学院多举措做好知识产权管理工作有成效_陕西教育新闻

时间:2017-05-08来源:加入收藏

      近几年来,安康学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运用工作,在知识产权管理、成果转化应用,服务地方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该院在科研平台建设方面,围绕安康富硒食品、茶叶、魔芋、蚕桑、生态旅游、中药资源开发、新型材料、互联网+等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组建科研平台,学院现有各类科研平台22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7个,设有院士专家工作站、陕西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工作站。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该院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服务,一批教师被聘为陕西省中小企业首席工程师、首席农艺师、三区人才,常年活跃在生产一线,为安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管理。该院成立了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知识产权管理领导小组。在科研处专门设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与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中心,并有专人从事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加强制度建设。该院在2009年就出台了《安康学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安康学院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等文件。2016年,学院开展知识产权贯标工作,在辅导机构的帮助下,进一步制定、修改、完善相关管理文件,规范工作流程。近期,该院为了贯彻中省关于增加以知识价值为导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文件精神,专门出台了新的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管理办法,大力鼓励教师从事科研,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建立专利申报激励机制和科技成果激励制度。该院规定,申报专利的相关费用可以用于科研经费报销,没有科研经费的,由学院科研预算经费报销。对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每项奖励1万元,实用新型专利每项奖励2千元。同时规定,成果转化收益的90%归成果完成人;横向项目视做成果转化项目,结余经费的80%用于成果完成人绩效奖励支出。

      ——将专利授权、成果转移转化与其他成果同等对待。该院在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任时,将专利授权、成果转移转化与其他成果同等对待,极大地调动教师、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比如1项发明专利的科研计分相当于1篇SCI论文。

      该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学院将以知识产权贯标为契机,广泛组织教师、科技人员学习《专利法》《成果转化法》《高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等文件,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建设,尽快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知识产权管理档案,进一步规范知识产权运用、保护、管理,促进专利转让、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加大对专利申报的支持力度、奖励力度,为教师、科技人员申报专利和保护知识产权创造良好的条件,力争在专利申报数量、申报质量上有新的进步。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