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建设推进会发言摘要 - 福建教育新

时间:2017-04-24来源:福建省教育厅

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

□郑传芳

  清醒认识我们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上存在的差距和短板问题。近年来我省虽然在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上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在学科建设上仍有较大的差距,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还不够高,教学质量还不够理想。因此,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刻不容缓。

  抓住当前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难得的发展机遇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科学性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深入论证和阐发,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性和权威性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学科性和体系性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概括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进一步加以努力和奋斗。我们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学习,刻苦钻研,拿出精品成果,不辜负中央和省委的期望,不辜负时代对我们的新要求。(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坚持马克思主义

在理论经济学领域的指导地位

□李建平

  理论经济学要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大方向。关键在于学校的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必须具备“四个意识”,负有主体责任,这是繁荣发展我国理论经济学的根本保证。

  深入开展《资本论》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新中国建立前后,我省学者在《资本论》的传播、教学和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全国很有影响,其杰出代表有厦门大学的王亚南校长、福建师大的陈征校长等。但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上刮起了《资本论》“过时论”的歪风,并且一直影响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严厉批评了这一谬论,认为《资本论》并没有过时。2017年是《资本论》德文第一卷出版150周年,我们正在与福建人民出版社合作,隆重推出《资本论》研究丛书八种十册;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定于今年9月中下旬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隆重的学术讨论会,以纪念这一盛大节日。我省应该利用这一契机,在全省重新兴起学习、研究、宣传《资本论》的高潮,让《资本论》重新发出耀眼的光芒。

  加强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从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多次强调和论述,特别是2015年12月第一次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以后又作了深入阐述。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宣部组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读本两个编写组,分别由中国人民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牵头负责。(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构建中国特色政策科学理论体系

□陈振明

  要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策理念和思想为指导,建构具有本土化特色的政策科学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应该包含三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层级系统:元政策理论、政策理论和政策经验。元政策理论是指政策制定的指导思想、原则和政策发展战略,表现为经过党中央长期实践是真实的、社会普遍公认的、具有高度抽象综合性的理论命题,如“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政策理论是关于政策系统及其运行尤其是政策过程的理论陈述,处于元理论和具体经验命题之间,能够指导人类的经验实践,如凝聚共识的政策协商理论、“以点带面”的政策实验理论、深入基层的集体调研理论等;政策经验是指在具体的政策活动所取得的成功做法的总结和概括,如“马上就办”的福州经验、充分依靠群众的“枫桥经验”。

  必须对中国特色的政策思想体系与国外的政策科学或政策分析的理论进行深入比较,突出中国的政策理论体系和实践风格的特色和优越性。同时,按照立足中国现实、挖掘历史文化、借鉴国外经验的思路,梳理、总结和提炼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政策思想体系,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科学的理论、话语和学科体系。还要对改革开放近40年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政策实践创新的丰富案例进行分析,构建起中国特色政策科学的基本范式,包括术语、词汇、命题、原理、定理、方法、推导、媒介和话语规则等。(作者为厦门大学教授)

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必须发挥两个积极性

□徐梦秋

  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不仅要依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还要依靠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率先垂范,应越出本学科领域,密切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并努力使自己熟悉以至精通一两门具体学科,进而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这些学科,推动马克思主义向其他学科的发散和渗透。马克思把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经济学、人类学的研究,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运用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和军事学的研究,为我们树立了榜样。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其他学科的指导作用,中国和福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首先要做起来,起示范作用。

  广大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并努力运用于本学科、本专业,是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更重要途径。前辈史学家郭沫若、吕振羽、翦伯赞、侯外庐、范文澜等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史研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史学。美学家蔡仪、李泽厚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文学艺术和美学,为创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作者为厦门大学教授)

创建民族学、人类学“福建学派

□张先清

  我省高校民族学、人类学学科基础理论与学科体系建设,必须抓好以下几个重点。

  第一,必须强化对于中国学术传统的透彻了解,尤其是注重从世界学术体系的角度来把握自身学术的特点和优势,增进中国学术的文化自信。第二,加强中国学术的理论解释工具建设,尤其是鼓励发展基于中国学术传统而提炼出来的本土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学术主体性与话语权。第三,切实重视发展立足福建经验的扎实科研探索,凝练学派意识。上世纪以来,一些世界知名的民族学、人类学家曾经在福建开展田野工作,撰写出不少具有丰富本土经验的经典作品,代表了福建经验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当前,应该及时、系统地总结民族学、人类学科的这些“福建经验”,并承继这种传统,立足八闽文化多样性,通过扎实、细致的田野工作,创造出更多的代表“福建学派”的当代经典作品,进而凝练核心概念,将之作为中国文化价值观的一部分传播到世界各地去。在当前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及省委“新福建”建设目标中,厦门大学人类学、民族学科可以充分发挥面向海峡、面向海外,身处侨乡、海峡西岸及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闽台社会文化研究,并拓展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文化研究,积累丰富的民族志资料,在此基础上系统地构建“福建学派”。(作者为厦门大学教授)

建立中国的社会学理论

□胡 荣

  虽然目前中国社会学在经验研究方面做得有声有色,但社会学理论建设方面却十分欠缺。我们需要创建中国的社会学理论。从社会学的知识体系看,既有经验研究,也有社会学理论。但目前我们大多数学者所做的研究只是用中国的数据和经验材料来验证或修改西方学者提出的理论假设,而很少有中国学者提出的理论和概念。所以在社会学知识体系中,中国社会学一直是处于边缘的地位,没有多少学科的话语权。中国社会学要逐步摆脱这种边缘地位,就需要有中国学者提出的社会学理论。

  中国社会正处于急速的变迁过程中,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是创建社会学理论的沃土。中国社会学在进行大量经验研究的同时,应该注重理论建设,要提出中国学者的概念,创建宏大的社会学理论,形成中国的社会学流派。社会学理论有不同的层次,既有与经验研究相关联的中层理论,也有更为抽象和宏大的社会理论。中国的社会学理论需要有不同层次的理论。 (作者为厦门大学教授)

推进特色鲜明的宗教学学科建设

□张禹东

  总体来看,福建宗教学研究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以高校为主体的研究基础,并以突出的特色和成果在全国的宗教学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其中闽台宗教研究、华人宗教研究、福建地方信仰研究,在国内外都具有较好的学术影响力。

  当前,要充分发挥福建宗教文化资源优势、“海丝”核心区和两岸交流先行试验区的区位优势以及侨的优势,为构建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近代中外宗教学成果为借鉴、以当代中国实践为基础的中国宗教学贡献福建智慧和福建经验,在从文化战略、社会发展和全球意识层面开展研究的同时,结合福建的人文、社会、历史等情况,凝练学科方向,凸显学科特色和优势。要真正落实支撑作用的学科定位,理直气壮地为宗教学发展创设良好环境。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培训机制,搭建沟通交流平台。设立基础建设和资料文献整理的重大课题,支持学科数据库、资料库建设。鼓励学科和学者走出去,增强国际学术对话能力,提升福建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显示度。加强资金有效投入,建立有效的保障制度。要增强服务意识,关注重大现实问题,提升服务国家大局、服务福建新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作者为华侨大学教授)

把科学社会主义

真正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

□林怀艺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它所揭示的“两个必然”,强调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这个信仰,历来是支撑共产党人远大理想的精神之“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就在于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有严密逻辑建构的科学。就主题而言,它研究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性质、条件和一般目的。就逻辑起点而言,它从社会化大生产出发,把握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就逻辑中介而言,它通过一系列范畴、概念、思想、观点,致力于回答社会主义为什么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怎样取代资本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问题。就逻辑结论而言,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这一理论在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的进程中,继续结出丰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所贡献的中国智慧。当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实践创新,为包括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科学社会主义学科应乘势而上,以有为谋有位。(作者为华侨大学教授)

以马克思系统观为指导

提升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水平

□高 明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和行为科学,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在以往福州大学管理学科与工程建设实践中,我们体会到以马克思系统观为指导尤为重要。

  一是需要以马克思系统观谋划学科的定位和格局。从1981年学科建立到现在经过了36年,经几代人工作,经历了单位变化,组织调整、组合,但该学科始终是福州大学的优势骨干学科,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这得益于系统的谋划和布局。二是需要以马克思系统观培育学科人才。科研人才的成长涉及科研动机、科研生命周期、科研品质、科研环境四大因素,只有把这四者结合,才能不断地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激励人才。三是需要以马克思系统观引导学科走向前沿。系统观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组成部分,这对科学研究具有普遍意义。四是需要以马克思系统观完善和健全学科链。学科建设是人力资源、知识资源、政策资源等方面系统的组织活动,其产出体现在专业水平、人才培养、理论成果和应用对策等方面,学科建设需要面向国家发展“上接天气,下接地气”,追求高端学术论文,同时要面向国家发展,解决实际问题。(作者为福州大学教授)

推进国际视野下的理论创新

□朱 宇

  习近平总书记向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即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过程中,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进行理论创新,以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事实和海量数据,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研究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些都为我们承当这一使命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要进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理论创新,就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发扬批判精神这一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打破思维定势和束缚。必须看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在理论上全面、准确、深刻地刻画和把握这一伟大实践,就必须从中国自身的实际出发,紧扣时代脉搏,在国际视野下进行理论创新。我和我的团队长期以来基于上述认识,对中国的“就地城镇化”这一看似违背“世界城市化一般规律”的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相关成果不仅在国内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成为对国际上这方面研究具有重要影响的文献基础和概念工具。这说明,在基于中国本土实践基础上所做的研究在国际上也有着普遍意义,能够在国际上起到引领相关领域研究的作用。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推进高校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

基础理论互促发展

□郑庆昌

  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和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是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弥补的两个“短板”,也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需要发力的两个“重点”。

  当前我国正进入经济社会重大转型时期,国际形势更加错综复杂,迫切需要建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需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和智库建设及时跟上这种变化与要求。我省高校智库建设,要站在时代制高点,把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强化对国家和我省重大战略、公共政策研究,在研究中促进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作者为福建农林大学教授)

增强文化创新与文化自信

□张灵聪

  我们的文化源远流长,但是由于近代科技的落后,导致许多人对中国文化的否定;文化不自信必然导致精神没有根。我们必须有文化的自信才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引领世界;因此,文化自信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我们要立足于社会的现实、人民的需要,加强多学科合作,促进文化创新,不断提升服务于社会的能力。(作者为闽南师范大学教授)

推进法学学科发展

□屈广清

  法学学科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但在理论性、应用型方面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我们要针对存在问题,寻找解决之策。

  一要突出政治引导。全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二要支持优先发展。建议把马克思主义法学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并贯穿于教育全过程,进而促进每个公民对法治中国建设的自觉参与与支持。三要鼓励创新成果。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鼓励研究中国法学理论的创新成果。四要合理调整结构。要调整应用型、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合理结构。相对固定应用型、学术型法律人才的师资分类,建立导师师资库,资源共享。五要提高应用效果。要加大解决实践问题研究选题的比例,加大对教学实践环节各种设施的投入,共建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六要完善评价体系。要构建实践教学的多元考评机制,提高双师型教师的质量。七是要培养综合素质。要重视综合素质,提高法律人才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者为泉州师范学院教授)

创造具有福建特色的对外传播理论

□赵振祥

  历史上,很多学术思潮和学派的形成、传播都与媒介技术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没有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欧洲的文艺复兴可能还会推迟若干年,没有近现代报刊在中国的崛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也不会搞得那样轰轰烈烈,这些都诠释着媒介技术进步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之关系。打造强大的媒体资讯平台,对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至关重要。

  要看到今天在媒介资讯平台建设上福建并不占优势。我们需要建设有全国影响力、同时覆盖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强大资讯平台,在资讯的搜集、仓储、整理、分析、传播方面形成高度共享性、依赖性的媒体资讯平台。福建是侨乡,在对外传播方面有卓越的历史实践,我们今天在这方面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强化新闻传播的“海洋战略”。

  新闻传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行之于前,理论继之于后。只要我们在对外传播上有伟大的传播实践,我们就能够提炼、创造出具有福建特色的卓越的对外传播理论。(作者为厦门理工学院教授)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在商科类人才培养中的主流地位

□黄珏群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表重要论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时代。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西方经济学在国内高校开设,政治经济学“边缘化”趋势明显,然而,西方经济学不可能成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经济学,重新恢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高校经济学教学科研中的主导地位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大学时代是青年学生人生成长的“小麦灌浆期”,更需要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滋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人才培养中的主流地位不动摇,大力推进《资本论》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进课堂,进读书社,不断扩大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传播的受众面,与时俱进搞教学,联系实际做研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与发展贡献力量。(作者为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