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是少先队员”……4月14日22时许,夜幕下的阿克苏地区库车县玉奇吾斯塘乡阿热吾斯塘村一片寂静,自治区教育厅驻阿热吾斯塘村“访惠聚”工作队会议室内,孩子们跟着老师反复练习着国语发音,虽然生涩,但声音响亮。
入春以来,每周二、周四的晚上到驻村工作队会议室写作业、练习国语,已经成了村里孩子们的习惯,孩子们说这个会议室就是他们的“语言角”,自治区教育厅驻村工作队队员就是他们的老师。
“语言角”的出现源于一次入户走访。三月的一天,驻村工作队队员王倩、缪文剑到村民家走访,当来到在上小学的凯迪日耶·库尔班家时,得知她和妹妹特别想学好国语,但眼下正是南疆春耕农忙时节,家长们都忙着抢农时忙春耕,没有时间管孩子学习,加之文化程度较低,辅导孩子学习往往力不从心。
看着姐妹俩渴求知识的双眼,王倩、缪文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决定利用晚上时间为她们补习功课、练习国语。就这样,姐妹俩有了自己的辅导老师,学习起来也更加认真努力了。渐渐的,村里的其他孩子也跟着来到驻村工作队学习,从5人变成了8人,又增加到10人,目前固定来学习的已有16个孩子。
孩子们的求知欲深深打动了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队将辅导孩子学习纳入工作计划,把辅导时间和课程固定下来,并增加了老师人数,除了王倩、缪文剑,驻村工作队副队长艾克拜尔·斯拉吉丁也主动担任辅导老师。
尽管驻村工作任务很重,但三人在白天正常开展工作外,还抽出时间查资料、备备课,尽心尽力帮助孩子们检查家庭作业、辅导功课、练习国语发音……每周二、周四,驻村工作队会议室就为村里的孩子们留着。
“当老师是我的梦想,虽然工作职业不是老师,但是能在繁忙的驻村工作之余做自己喜欢的、对孩子们有意义的事,看着孩子们满足的表情,我特别开心,再苦再累也值得。”缪文剑说。
功夫不负有心人。村里孩子学习热情高了,国语读、写、说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驻村工作队员也收获了孩子们的欢迎和村民们的信任。
来源:天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