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青大围绕中心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

时间:2017-04-18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一流本科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和重要基础,是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使命和目标追求。日前,我校围绕《青岛大学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建设方案》的制定,更新理念,强化措施,加快推进一流本科教学改革与建设。

  校党委书记、校长范跃进多次指出:对大学而言,本科教育是培养一流人才最重要的基础,是一流大学的灵魂,是最能体现学校传统和特色的关键环节。没有一流本科,就不可能建成一流大学。他强调,建设一流本科,深入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必须着力处理好“成人与成才、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教改与学改、教学情境设计与学生学习评价”这五方面的关系。

  为切实推进一流本科建设,学校自2015年以来就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聚焦“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基本问题,在全校师生中以“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和“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为主题深入开展了教育教学改革思想大讨论。在此基础上,教务处起草了《青岛大学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建设方案》。《方案》从指导思想与目标任务、更新本科教育理念、改革任务、组织领导与支持保障四个方面,对如何深化一流本科教学改革进行了全面阐述。

  通过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和制定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建设方案,学校明晰了“三融合三转变”的一流本科教育理念,即推动教书与育人相融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融合;实现教学主体由“教”向“学”转变,教师评价由“单一”向“综合”转变,学业评价由“结果”向“过程”转变。

  《方案》明确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分制改革为切入点,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关键,以学生学习成效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学院为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的一流本科建设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尊重高等教育规律、学科属性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借鉴吸收国内外成功经验;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构建多样化成才的教育体系;坚持立足服务、引领区域发展需求和校情,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坚持尊重师生办学主体地位,充分激发教师教书育人和学生成长成才的内生动力”四项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建设的基本原则。确立了“到2020年,各项人才培养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实现充分意义的学分制,教与学的活力充分激发,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培养未来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贡献力量”的改革目标。归纳了“完善内部结构健全现代大学教育教学治理制度、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等十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任务,并且细化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生学业指导”等27项具体改革措施,还将制定或修订《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本科教学教师工作规范》等支撑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建设方案顺利实施的10个配套文件。

  对于如何强化一流本科建设,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于永明在校党委全委(扩大)会议暨2017年工作研讨会上提出了工作思路:围绕立德树人、成人成才的根本任务,以能力提升为主线,抓好考风和课程质量两个关口,强化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多元与实践课程三类课程的建设,着力深化学分制改革、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评价改革和学业评价改革等四项改革。学校将着重做好一流本科建设的顶层设计,学院要发挥教学改革的主体作用,制定符合人才培养规律的学院一流本科建设方案,并推进实施。学校将设立一流本科建设专项经费,重点支持本科生科技与文化创新实践活动和各类竞赛活动,强化本科人才培养基本条件建设,推动优质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学校还将把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建设和推进情况作为单位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工作督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调整,确保一流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推进。

  据教务处负责人介绍,2017年学校将重点落实五项措施,推进一流本科建设。

  一是专业认证和专业分类建设。目前学校已经召开了专业认证专题工作会议,组织山东省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覆盖的特色优势专业制定专业认证时间表和路线图,本年度重点遴选6个以上医学和工程教育专业提交专业认证申请。下一步学校还将深入实施专业分类分层建设,构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生成才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导向的专业预警与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减招、限招或停招等措施,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确定学术型、应用基础型、应用型等专业分类分层发展定位,重点建设一批人才培养质量高和社会需求量大的特色优势专业。

  二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校已经出台《青岛大学关于制定2017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正在组织各专业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方案制定进一步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未来岗位需求和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预计在5月底之前形成具有青岛大学特色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中英文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审核备案。

  三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以学分制改革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推进教学业务经费分配方式改革,把主要按照学生数多少分配经费的机制改为按照学院开课数量、学时数和教学质量挂钩分配模式。逐步提升本科生实验、实习、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和创新项目等实践教学经费,加强教学基地、教学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

  四是完善教师教学综合评价与激励机制。教务处将制定教师教学综合评价实施意见、教学标志性业绩奖励办法和教学业绩分类分级评价办法等教学评价和奖励办法,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教师教学荣誉体系和教学激励机制。2017年将深入实施“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开展教学大纲、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档展评活动,以及“教学名师”“教学十佳”和“青年教学能手”等评选活动。

  五是强化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教务处将编制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立项手册,开展校院两级教学改革立项工作,重点支持课堂教学改革项目,进一步完善教学改革项目立项、中期考核和结题管理办法。着力围绕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和在线课程建设,深入开展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同时还将开展校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培育省级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为新一轮教学成果奖评审作好准备。

  于永明表示,青岛大学一流本科教学改革将坚持“三全育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的教育价值观,重构富有时代内涵的人才观和多样化质量观,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把追求一流和追求卓越的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着力构建具有“青大”特色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和机制。(青岛大学)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