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为进一步做好困难毕业生求职就业工作,合肥学院根据安徽省人社厅、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2017届高校毕业生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对266名毕业生发放了800元求职补贴,另对328名毕业生发放了200元院级困难毕业生求职通讯补贴。
为了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贫困而无法安心学习,近年来,合肥学院结合实际,强化监督管理和组织机构建设,深化政策宣传和资助成效宣传,积极探索各种有效途径,以“奖、助、贷、勤、补、减”和“绿色通道”、“校内贷款”为主要资助形式,将资助的关口前移,实现新生从家门到校门的全过程资助,做到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的“无缝对接、无忧入学”。学院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回访、感恩励志教育、优秀典型激励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确保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在校学习生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相继修订《合肥学院国家奖助学金评定实施细则》、《合肥学院学生勤工助学实施办法》、《合肥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暂行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内资助措施和贫困生走访制度。各系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各学科和学生特点,完善具体实施办法作为对院级各项资助工作的有效延伸。
学院按照《安徽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及《合肥学院贫困生档案建档及管理办法》(修订),通过民主评议、学生座谈会、个别学生谈心等各种方式,对经济困难新生资助信息进行详细的统计,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第一手资料,于学年开学一个月内建立了新学年贫困生档案信息库。系统集中了所有的资助情况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形成了立体互动的资助体系,经过严格的审查,2016年共评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818人,占在校生人数的30.8%。
又到毕业季,合肥学院关口前移,多举措为贫困生家庭送温暖。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带队走访部分贫困生家庭,14个系98名教师上门走访138户贫困生家庭,带去了党和政府及学校对贫困生家庭的关心、帮助和慰问金,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宣传高校资助政策,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在全院范围内举行“诚信校园行”系列活动,深化受助学生的诚信、感恩意识。活动主要包括辩论赛、征文活动、演讲比赛、毕业生诚信教育及服务工作等。首次举办学生资助工作“怎么看、怎么办”大讨论活动,为后续资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激发了资助工作人员与辅导员和班主任的责任意识,提升了学生对资助工作的认知,对进一步提升资助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教育以人为本、精准扶贫理念,合肥学院采取多种形式向2017届毕业生宣传求职补贴发放对象、补贴标准及意义,宣传国家、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进一步扩大社会知晓度。引导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积极申请,让其充分体会到党和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心重视。(特约通讯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