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科技大学在提升学生涵养、增强学术能力上开展多项交流活动。
国家级教学名师赖绍聪到陕西科技大学作教学成果奖培育专题报告
——国家级教学名师赖绍聪来校作教学成果奖培育专题报告。近日,国家级教学名师、西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赖绍聪应邀在该校作《如何凝练教学成果》专题报告。该校副校长王学川、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300余名教师代表参加。
赖绍聪的报告依据《教学成果奖励条例》(国务院第151号令),开宗明义解读了教学成果的定义,对教学成果内涵进行了精准的剖析;其后,厘清凝练教学成果的基本思路,提出常态化的工作通过逐步积累成为具体的成绩,但并不具备可复制性,必须将其进一步升华,通过归纳实施效果、凝练创新点,形成新的理论、理念、模式,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推广、借鉴意义才能称为成果;并从成果名称、实践检验、优先原则、成果内容、成果创新性和应用情况六个方面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教学成果的核心指标;他还结合自身教学成果奖获奖及评审经验,对申报书的核心重点内容进行了指导,将撰写成果简介、成果的创新点、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及成果总结等方面需要把握的关键点和避免的失误逐一详细讲解。
王学川在总结讲话中代表学校感谢赖绍聪一直以来对该校支持和帮助,他指出赖绍聪的报告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既生动又实用,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是该校在培育高水平教学成果层面的标志性报告,广大教师应认真学习领悟。同时他提出三点工作希望:一是全体教师尽快认识到申报教学成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关注教育教学活动的实践革新,沉下心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做教学改革实践中的有心人,从校级教学成果申报做起,主动参与,不断提高,通过逐步积累、共同努力,争取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学校高水平教学成果突破;二是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要重视和发挥教学成果奖的价值与作用,积极组织、动员和策划教学成果培育工作;三是通过申报工作,发挥教学成果奖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报告会后,赖绍聪与王学川、教务处负责人、该校教学成果精准培育项目组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章焰生研究员到校开展学术交流。近日,应陕西科技大学邀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支持人才、武汉植物园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学研究组首席研究员章焰生博士到该校开展学术交流,作了“植物源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功能基因挖掘”的学术报告。该校陈雪峰教授主持报告会,相关专业的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报告会。
章焰生以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为主线,从生物合成Why、生物合成How、功能基因挖掘和生物合成研究现状思考四个方面,图文并茂地重点介绍了如何开展植物源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基因挖掘研究。并通过青蒿素、五环三萜酸、倍半萜内酯、野葛异黄酮修饰酶等研究实例,由浅入深地讲解了功能基因挖掘方法。最后,还向该校师生介绍了对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现状的思考,希望该校师生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勤奋学习,学会合作,优势互补。在互动环节,该校相关教师及研究生就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方面各自感兴趣的问题同章焰生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西北工业大学余隋怀教授作客导师论坛。近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西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余隋怀教授来校交流,为广大师生带来“设计思维与创新设计”的学术讲座,讲座由该校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詹秦川主持。
在三个小时的报告中,余隋怀介绍了我国工业设计领域的发展现状、国家需求、发展重点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他重点介绍了“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强调设计思维不仅以人为中心,还是一种全面的,以人为目的、以人为根本的思维,并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讲述了设计思维在企业创新设计中的功效。最后,他将创新的源泉落在中国传统文化上,并结合案例从市场需求和产业链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设计相融合的路径与方法。
余隋怀的报告不但充分展现了创新的力量,而且充满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浅出,精彩纷呈。报告使师生们既深切体会到设计思维的重要性,又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眼界开阔,深受启发。
詹秦川在总结发言中鼓励该校学院师生深入思考设计思维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设计的重要意义,做到文化与设计的有机融合,做出真正的“中国设计”。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