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27日,自治区哲学社科界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对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再学习、再认识、再提高。自治区党委政研室、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社会科学院、自治区党委党校、自治区社科联、自治区文联、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警察学院等单位的12名专家代表在座谈会上发言。专家们围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谈感受、谈体会、谈认识,观点鲜明、认识深刻,精彩纷呈,现将专家在座谈会上的发言予以摘登,以飨广大读者。
以讲话精神为引领 做“学转促”的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对做好新形势下的新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治疆方略,同时又丰富了我们正在进行的“学转促”专项活动的学习内容。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加强思想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做“学讲话”的表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转作风”的表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对症下药,立学立改,做“促落实”的表率。“促”的结果就是要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要完成这一目标,陈全国书记开出十张“药方”,指出了落实的十条标准:一是对总目标的认识高度统一;二是落实总目标的机制更加健全;三是实现总目标的信心显著增强;四是想干事会干事的局面切实形成;五是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昂扬向上;六是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焕然一新;七是党群干群关系融洽密切;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稳固加强;九是平稳健康的发展势头积极向好;十是稳定发展各项工作开创新局面。我们全体党员干部要按照陈全国书记提出的十条要求,对症下药,提高聚焦总目标、盯住总目标、落实总目标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围绕总目标做好“维护稳定、推动发展、改善民生、巩固团结”等四个方面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认识做好新疆工作的重大意义。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两个特殊”表述了做好新疆工作的重大意义。即:新疆战略地位特殊、面临的问题特殊。明确了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
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认识做好新疆工作的具体要求。在这次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展现了深厚的群众情怀和朴实的群众观点:谈稳定,表达了对新疆各族人民安定生活的关切和期望;谈发展,体现了对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环境的关心;谈民生,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谈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这一政治命题与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密切联系起来,让人们更容易感悟感知。
站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高度认识促进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和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用了较长的篇幅谈促进民族团结的重大现实意义和基本方法路径,要求持续开展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让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百忙中亲临新疆代表团,看望代表、听取意见、共商国是,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总书记充分肯定了自治区深入贯彻党中央治疆方略、特别是贯彻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取得的成绩,这是我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光荣,也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
新疆农业大学也在各个层面掀起了学习讲话精神的热潮。通过反复学习,我有三点深切体会:一是总书记对新疆工作特别关注,对新疆工作的脉把得非常准。二是总书记对新疆各族人民的生活特别关心,心系群众、牵肠挂肚。三是总书记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感情特别真切,和各族人民心连心。
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关键是要领会丰富内涵、把握精神实质。要在讲话精神的指引下,围绕新疆工作的总目标,切实履职担当,把各种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作为高校的一名领导干部,对自己要有更高要求,在学习贯彻上,要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对高校工作的重大意义,坚定“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的信心和决心。在维护稳定上,打出高校维稳的“组合拳”,切实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在推动发展上,要紧跟新的发展理念,推动高校又好又快发展。
自治区党委要求,此次学习要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和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提高了认识,深刻体会到总书记的讲话内涵丰富、思想深刻。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与中央对新疆工作的战略安排,构成了做好新疆工作的“四梁八柱”。2014年以来,中央关于治理新疆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特别是一些基础性、标志性的重要思想、重大战略,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四梁八柱”,为我们向新的奋斗目标前进提供了基本遵循。这次讲话重点讲了四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是对当前新疆工作重点的把握。四个关键点即坚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其中提出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和重大工作部署,是新疆下阶段工作的科学指导和重要遵循,标志着中央治疆思想的系统化、体系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的内涵上,更加清晰,涵盖了“五位一体”的布局,体现了“四个全面”的战略要求,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性要求,又反映出新疆特点、新疆风格。
落实总目标,有很多战略性工作需要推进。尤其是在当前,我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形势严峻。各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一支重要队伍,肩负着重要责任。我认为,有四点必须把握:
一是哲学社科工作者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严守政治规矩和政治纪律,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二是哲学社科工作者一定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新形势下影响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科研人员以群众的所思所盼确立研究课题,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哲学社科工作者一定要做维护民族团结的表率和模范。要通过自己的言行带动周围的人,对危害民族团结的言行要敢于批驳和斗争。
四是哲学社科工作者一定要率先发声亮剑,主动揭批“双泛”遗毒和宗教极端思想。“双泛”遗毒和宗教极端思想是新疆意识形态领域最严峻的挑战,也是导致新疆暴恐活动的思想支撑。各族哲学社科工作者,要担当起维护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主动发声亮剑,讲清“三史”,讲清“五个认同”,发挥好舆论引导作用。
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总书记的关怀厚爱和殷切希望转化为推动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
新疆一切工作都要围绕总目标,贯彻落实总目标,要在“实”字上下功夫,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持之以恒地抓好各项工作。
自治区党委党校(新疆行政学院)要把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列入教学计划之中,有计划地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轮训。目前,在校内各类班次的教学内容中均已开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等专题。今后,还要进一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学转促”专项活动结合起来,原原本本学、反复持久学,切实做到学深学透、入心入脑,指导全区各族党员干部更好地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深入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选好配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发展壮大党员队伍,把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服务群众、维护稳定、反对分裂的坚强战斗堡垒。
各“访惠聚”驻村工作队每名队员都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战略地位的深刻阐述以及关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重要论述。通过学习,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各驻村工作队要广泛宣传好、推动落实好党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惠民利民政策以及自治区党委实施的“九项惠民工程”,着力做好“落实惠民政策、拓宽致富门路、推进脱贫攻坚、办好实事好事、壮大党员队伍”五件实事,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最大限度地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思想,深入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引导干部群众相互走动,不断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时谈到民族团结话题,讲到了“三个像”: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要“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这三句富有诗意的表述,体现了总书记对新疆各族人民的关心厚爱。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与殷殷嘱托,让我们所有生活和工作在新疆的各族干部群众倍感温暖。
社会稳定、民族和睦、国家富强、文化进步,老人健康长寿,孩子健康成长,人们安居乐业,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愿。近年来,新疆各民族同胞在党中央、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对敌对分子进行高压严打,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民生,加强基础教育、加强医疗、就业和社会保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保护,人心得到了温暖,不仅使各族群众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看到了法律的威严,还感受到了民族团结对我们生活有多么的重要。
文艺工作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区各族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坚决杜绝一切杂音噪音在我们的笔下传播。作为少数民族作家,我们将一如既往,发挥文学的力量,为各民族的互相尊重、信任、友爱、团结,尽更多的努力。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要反映好民族团结的话题,让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的各民族群众成为文艺创作的表现对象,成为文化篇章的主角。要热情讴歌新疆各民族群众的团结情怀,叙百姓事、抒人民情;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谱写人间正道,聚集和传递社会正能量,建设好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总书记讲话中,用三个“多”谈到了对新疆民生工作的高度关注和殷切希望,体现了总书记对新疆的民生情怀,对新疆各族人民的深切关注。
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本在人,关键在教育。作为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我想从教育惠民的角度谈几点自己的想法。
第一,新疆教育惠民工程力度前所未有成效明显。2016年9月,新疆教育惠民工程列入“四个优先”总体部署,有力推进了教育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如,自2016年10月起,自治区开始谋划全面普及农村学前三年免费双语教育,农村适龄儿童按“应入尽入”原则就近免费入园等。
第二,教育惠民工程是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石。做好教育惠民工作,必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切实办好群众满意的教育,为全面建设教育强区,推进新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
第三,延伸教育惠民工程,推进就业惠民步伐。要坚持将教育惠民与就业惠民有效结合起来,努力让教育惠民工程发挥出更大的应用效应,从而为实现社会稳定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强化总目标意识,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在高校,不断巩固民族团结,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以教学改革为先导,积极探索民汉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新预科+多元混合”的教育模式,实现民汉教学协调发展,全面提高民族教学质量。
二是以“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和“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为载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的长效机制,通过结对子、勤走访、多活动、相互学、真帮扶,不断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感情;要抓住“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的关键环节,做到班级全覆盖、重点宿舍全覆盖、食堂全覆盖、干部教师全覆盖、重点学生全覆盖等“五个全覆盖”,通过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走“进”学生心里;通过联系学生、联系家长,“联”出温暖;通过与学生交朋友,“交”到真情,帮助学生成为政治合格、品质优秀、专业过硬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着力点,提升民汉学生的就业能力。通过设立少数民族学生专属创新创业基金,组建多民族创业团队,促进各民族学生在拼搏奋斗中加深团结,推动以创业实现就业。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疆工作做得好不好,最根本的是要看反分裂斗争搞得怎么样,是不是保持了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对新疆工作总目标的实现有着特殊的意义。
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要始终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以总目标为统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大政方针,进一步增强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要重视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大学从本质上是培养人的社会文化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更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力和生命力的有效载体。因而,要尊重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注重以喜闻乐见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传播艺术,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用文化滋养学生心灵,用文化涵育德行和引领风尚,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用文化浸润、感染、熏陶学生,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亲和力和针对性。为学生在政治思想方向的选择和价值取向上打下文化基础和审美基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指出,实现总目标要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如何才能达到长远、固本、久安、长治,那就是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谈到依法治疆,这些年来,新疆各族群众都认识到或体会到了依法治疆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族团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我国宪法规定,每个公民都有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义务。这项义务,新疆在2009年把它确立为新疆的民族团结教育条例。2015年又进一步完善这个教育条例,就是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条例》。在这个条例中,对各级政府、社会、每个公民,都规定了在民族团结工作中应尽的责任,并且明确规定如果不尽责任,都会受到处罚。法律在新疆的治理中,以长期性、稳定性、规范性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国家反恐怖法出台后,新疆专门制定了实施反恐怖法的办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疆,对于推进新疆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要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动力,加快科学立法速度,进一步提升规范执法水平,教育各族群众严格守法,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