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自治区教育系统深入开展2017年 “五下乡”活动

时间:2017-03-30来源:新疆教育厅

为落实总目标、服务总目标,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在提升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教育系统响应自治区号召,用好自治区“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等载体,自20173月至20182月,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法律、爱国爱教宗教服务“五下乡”活动,面向农村开展各级各类教育类服务工作,着力丰富农村精神文明文化生活,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一、结合“访惠聚”,抓好宣传教育

教育系统“五下乡”活动高扬新疆工作总目标的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视察新疆时的重要讲话和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的精神,活动与“访惠聚”活动紧密结合,实现两项活动同步开展、相互促进。活动紧紧围绕工作重点、任务和主线,以教育、科技扶贫工作为着眼点,以惠民生、助发展、促稳定为着力点,开展各类接地气的群众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党的各项惠民惠农政策。

二、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工作队发挥村级阵地作用,利用村民活动中心、健身广场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利用红色影院、村史馆等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利用村广播站及时播出村里的好人好事,越来越多的村民主动聚拢到村委会大院,村委会成为村民温暖的“精神家园”,也成为发展农村、服务基层、引领农民的思想高地、文化磁石和“去极端化”阵地。工作队协助村“两委”全面向村民开放红色影院、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等,通过优秀影视和图书作品,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崇尚现代文明、融入现代生活。

三、发挥行业优势,加大教育扶贫工作力度

驻村工作队以教育工作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扶辖区学校、幼儿园改善硬件设施,提升教学软实力,不断提高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协调部分实习支教大学生到校(园)开展支教工作,协调当地学校领导、骨干教师参加“国培”、“区培”等培训项目,驻村干部面对面为农村教师讲教材、说教法,开展课堂示范活动。动员社会力量为村小学筹集、捐赠体育器材、运动服、图书、双语教学指导光碟和玩具。

驻村工作队主动介入辖区学校教育和管理,通过加强日常思想品德教育,筑牢学生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三个离不开”思想,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让学生影响家长、影响家庭,让每个家庭都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细胞”。

四、组织实施自治区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人才支持计划

教育厅协调落实自治区大中专院校、教育厅直属学校和乌鲁木齐市、昌吉州、克拉玛依市支教教师选派任务,每年选派不少于1200名政治素质好、具备一定学科专业基础、汉语水平和授课能力的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高校教师到35个扶贫重点县农村学校支教一年,同时从35个扶贫重点县每县每年选拔不少于175名农村教师纳入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对口援疆培训以及自治区双语教师培训计划,接受不少于3个月的专门培训。

通过持续不断地选派教师支教、强化教师培训,构建针对扶贫重点县农村学校的教师支持体系,加快边远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

五、继续开展南疆学前双语教育干部支教

按照自治区党委要求,启动开展南疆学前双语教育干部支教工作,2016年从自治区区直单位和南疆四地州选派3000名干部赴南疆乡村双语幼儿园支教。2017年继续开展南疆学前双语教育干部支教工作,选派3000名干部赴南疆乡村双语幼儿园支教。同时探索研究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

六、开展内地新疆籍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服务和宣讲工作

自治区教育厅坚持把开展学生暑期返乡宣讲活动作为促进民族团、加强融情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组织内地新疆学生以亲身经历影响、教育和引导各族群众,争当民族团结的倡导者、践行者。主要是开展政策、法律、去极端化宣讲志愿服务,和谐新疆宣传志愿服务,“四个全面”观察团基层社情调查等。

七、协调开展教育教学器材捐赠活动

教育厅通过实施薄弱学校改造项目、标准化建设等途径,进一步加强基层学校设施设备建设,通过组织捐赠各类教育教学资料、体育器材、健康饮水设备等,改善基层特别是农村学校办学条件。

八、大力推动“民族团结一家亲”,“三进两联一交友” 活动

2017年教育系统将把立德树人和“民族团结一家亲”贯穿于“三进两联一交友”活动中,教育系统全体干部全员参与,与驻村点老百姓结亲,帮助结队亲人和学生解决实际困难。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