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理念,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安徽医科大学以3月“学雷锋活动月”为契机,结合专业实际,组织学生开展了系列学雷锋青年志愿活动、春季“导诊”爱心接力。
为切实安徽医科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加强青年学生对于雷锋精神的认识和理解,召开了“走进三月 学习雷锋”系列主题班会,各班级结合雷锋精神的内涵,分别以“创业精神”、“钉子精神”、“奉献精神”等为主题召开班会。同学们结合自己实际,畅谈了对雷锋精神的理解。2016级74班的王同学表示,在学习上要善于“挤”和“钻”,发扬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3月5日,生科院学雷锋志愿小分队走进了学院社会实践基地大杨镇养老院,给老人们送去了爱心和温暖。志愿者们给老人们送上水果、牛奶和八宝粥等慰问品,向工作人员了解老人们的健康状况。活动中,同学们同老人促膝谈心,为老人洗脚、打扫卫生、表演节目,用实际行动让老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情关怀。
3月8日至10日,2016级75班在校园开展了为期三天的爱心募捐活动,通过募捐书籍、文具、玩具等物品,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奉献爱心。此次募捐活动通过微信、QQ、论坛、贴吧进行了广泛宣传,引起了同学们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很多外校同学专程联系负责人献上了自己的一份爱心。“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又一次看到了爱心的凝聚力,看到了爱心、热心和关心。”75班的一名同学写下了这些文字。
3月12日,学院学生会成员拎着满满的一篮菜来到了兰亭社区五保老人王奶奶的家中,大家洗菜、择菜、烧菜,小小的房间里洋溢着温暖和欢乐。这是生科学子参与的兰亭社区“爱心餐”活动中的一幕。此次活动通过入户送餐的方式给社区的独居老人们送去关怀,在活动中,同学们还了解了这些长者的生活近况,针对老年人的用药及常见的保健品推销骗局进行了宣传和讲解。
据悉,生命科学学院还将继续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文明交通志愿服务、小黄车调研等多项公益活动。
日前,安徽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在内科医技综合楼四楼会议中心举行“爱心驿站”导诊志愿服务五期总结表彰暨六期启动仪式。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戴晓支、杨秀兰,门急诊部主任李维荣、团委及学生党总支部分领导老师参加大会。会议由一附院团委书记黄尧主持。
杨秀兰代表学院师生对获得表彰的优秀志愿者表示祝贺,总结了“爱心驿站”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以及近三年取得的可喜成绩。杨秀兰鼓励同学们向在志愿服务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学习,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她希望志愿者们把导诊活动作为学习雷锋在行动的常态化活动之一,传递正能量,促进良好医德医风和学风院风的形成;要求志愿者尽职尽责,给来安医就诊的广大患者留下温暖美好的印象。
戴晓支代表医院向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们表示感谢,希望志愿者们认真学习培训,充实提高自我,树立在学习中提高、在服务中成长的意识,合理分配时间精力,处理好学习生活与志愿导诊的关系,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服从医院管理安排,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细致入微地做好导诊相关的各项服务工作,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他也强调会做好服务,为门急诊导诊服务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会上,与会领导还为获得“优秀学生工作者”、“优秀志愿者”的志愿者颁奖,并为即将奔赴志愿导诊一线的志愿者代表授予绶带。会后,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门诊部吴丹老师为志愿者作了以“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导诊人员”为主题的岗前培训。
此次“爱心驿站”报名火爆,共招募学院近758名志愿者,将在安医大一附院开展为期四个月的门诊导诊活动。目前,该院有近2200名同学参加了“爱心驿站”导诊活动,有近200名志愿者被评为“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学生社会工作者”。
巢湖临床医学院在五里墩社区开展志愿者服务。3月18日上午,初春的早晨,校园里还是有丝丝寒意,但阻挡不了志愿者服务社会的热情,巢湖临床医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来到蜀山区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合工作人员开展了多项志愿活动。
在五里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志愿者分为两组,一组陪伴江淮晨报小记者一起了解社区工作内容,另外一组则走进社区参加健康咨询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工作一直到中午也乐此不疲,同学们积极配合,态度谦逊,热情服务,展示了安徽医科大学大学生志愿者的良好风貌。
据悉,本学期巢湖临床医学院学生党总支采取多项措施,积极鼓励学生群体开展志愿者服务,在校本部的三个年级有半数以上同学踊跃报名参加活动。总支也通过与五里墩社区卫生中心等基层单位深度合作努力打造适应大学生开展志愿活动的平台,在志愿活动的内容上更多的结合专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进一步通过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专业、自身的理解和认识,努力建立配合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第二课堂。
安徽医科大学引领学生进一步学习雷锋精神的实质,争做青年志愿先锋,不断强化公民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雷锋精神延续下去,绽放时代光彩。(特约通讯员: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