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为了让青年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促使其成长成才,成为学校教学的骨干力量。
——加强新教师岗前集训。该校教师发展中心将教师培训确立为教师发展中心的基本职责和重要使命。为使新教师尽快转变角色,站上讲台,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已有一套较成熟的培训方案,并已进入常态化。新教师岗前培训为期两个月,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集中理论学习,第二阶段是实行“导师制”,在第一阶段的集中培训中,教师发展中心邀请校领导、相关中层领导、校内具有丰富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等从校史、校规校级、师德师风、高职高专教育理念、教学基本技能和科研等方面对新教师加以培训。在第二阶段的培训中,骨干教师当导师以老带新,促进新教师的成长。在第三阶段试讲考核准入环节中,由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对新进教师进行教学考核。考核试讲准入后,指导老师对新上岗老师跟踪一年,再次评价考核。自2014年以来,该校参加岗前培训的教师共114名,岗前培训现已成为该校一项常规性工作,促进了新进教师的快速成长,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行传帮带;第三阶段是培训评价考核及上岗跟踪。
——加强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是一所学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该校把骨干教师培养作为教师培训的重点工作。该校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骨干教师遴选及培养管理办法》,合理选派骨干教师外出学习。
自2014年起,该校共选派30余名骨干教师赴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校、新加坡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等地学习。外出学习的教师培训结束返校后,通过汇报会、讲座及高端论坛的形式对其他老师进行二次培训,将国内外最前沿的教学思想、教育理念,最新教学动态、办学经验等传递给学校的其他教师。
通过一系列的高层次骨干教师培训,提高了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及科研能力,也带动了学校整体教学管理和教学水平提升。
——重视教师临床进修。作为医学类高职院校,培养“双师素质”教师至关重要。该校规定教师每五年必须完成六个月的临床实践任务。为保证临床进修的效果,教师发展中心制定了《教师临床进修管理办法》,对教师临床进修提出具体要求,让每位教师带着任务去学习。
2016年75名医学类专业教师分别赴西安医专附属医院、西安五二一医院、小白兔口腔医院等临床进修,参加临床进修教师非常认真,积极向带教医生请教学习,到临床一线实际操作,参加各种病例讨论、专题讲座及相关学术活动,并充分利用病案室的案例资源,通过查阅病历进一步认识该科各种病的临床特点、具体的临床变化。
通过临床进修,进一步增强了教师理论知识,提高了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同时将临床的新观念、新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在课堂中应用情景教学,将理论实践知识更生动更形象地呈现给学生,提高了教学质量。
——搭建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平台。该校为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课堂,充分发挥高校名师示范引领作用。一是该校先后邀请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马思敏、王维析,西安培华学院林奇教授,西安文理学院赵精兵教授以及本校的王信隆教授、廖国珍教授等名师给青年教师做精彩报告或上示范课。通过搭建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平台,让青年教师领略名师风采,学习名师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艺术,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二是建立了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成立以来,该校举办了各类教学沙龙活动,进行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充分发挥了该校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培养了一批有理想、有追求的高素质骨干教师,提升了该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文/王亚萍)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