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开幕以来,“两会”的热点问题引起了安徽建筑大学师生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广大师生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手机客户端等多种形式关注“两会”动态,深入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大家对教育未来发展充满信心,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实际,开展研讨交流,畅谈感想体会。
全国“两会”举世瞩目,今年“两会”热点之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经过一年多努力,安徽建筑大学党委将出台实施一批标志性、关键性的重大改革方案,我们基层院系中心工作是抓落实,重细节,努力推进各项改革任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为加快地方高水平建筑大学建设步伐做出积极贡献,土木学院党委书记李大华教授说。
2017年是我们国家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之计在于春”,外国语学院院长林莉兰教授说,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尤其关心本次国家“两会”将在教育领域中提出哪些新政策、新变化,期待中央在教育系统制度建设上,为高校挹注更多资源,实现学科资源配备和教学改革的深入化、科学化,在宏观层面上指导我们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教育部审核评估和专业评估建设工作,为社会培养更符合结构性改革需求的可用之才。
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是冲刺的五年,2017年是关键的一年。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去年我参加了岳西县扶贫攻坚的第三方监测评估工作,具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扶贫工作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脱贫工作已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期”,今年的“两会”吹响了扶贫攻坚的“冲锋号”,扶贫攻坚成为代表委员共商国是、建言献策的重点。我对国家扶贫攻坚能如期完成充满信心,也希望自己能为这项伟大的工程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数理学院院长闵杰教授表示。
机电学院党委书记丁琨说,2016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喜人成就和新的突破, 2017年全国“两会”,来自各地的代表委员相聚北京共商国事,努力为“十三五”开局起步建真言、谋良策、出实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为扎实的前进基础。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改革,将学校发展的方向与国家政策和要求紧密联系。“两会”是国家大事,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绿色一直是“两会”的一个主题词,环保一直都在说,可是雾霾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两会提出的节能减排、适当控制用水量、合理规划土地使用等方案,相信会给人民带来舒心的生活环境。作为高校教师,我眼中的关注民生,关注大学生成才成长教育,也希望“两会”能够持续聚焦创新创业和教育事业,这样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遇。
机关第二党委副书记陶春林对于全国“两会”的召开非常关注。3月3日,一年一度的“两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不仅决定了当下我们国家的发展,也反映了老百姓对政府的一些看法和要求。“两会”代表是代表着广大选民的利益,代表着选民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要求。身为中华人共和国的公民兼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密切关注着全国“两会”的召开,“两会”是中国的窗口,关注中国就不能不关注“两会”。
作为一名离退休处工作人员,离退休处处长龚乃胜说,我特别关心“两会”期间关于社会保障养老方面的话题。我国是人口大国,现阶段又是人口老年化高速增长期,通过几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家庭独生子女现象普遍,年轻人工作的压力和生活节凑加快,靠子女养老越来越困难,要让老人们活的有尊严,又要让年轻人全身心投入工作,只有国家和社会承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
研究生部主任张红亚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进农工党九三学社委员时强调:广大知识分子要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多作贡献。作为教育工作者,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敬职敬业、奋发有为,致力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我们应有的力量!
建筑与规划学院景观系主任冀凤全教授结合高等人才的教育问题谈到, “双一流”建设、高校“双创”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举措,对高校的发展意义重大。作为教师,我们的科研工作要顺应学科、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做好学科交叉、融合和协同创新;教学工作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特色、差别化”等层面创新教育发展理念,提升教育质量;同时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我们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理论结合实践,产学研深度融合,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今年的“两会”我关注更多的是高等教育问题,我认为国家正在统筹推进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能为高校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希望政府和高校能加强资源整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举全社会之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采取更多更实的措施促进大学生就业与创业,让大学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作为高校辅导员,我将尽自己最大努力,积极投身高校育人工作,在着力培养创新应用性人才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土木学院辅导员金程说。
今年的两会,既承载着“十三五”的使命,又担负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倒计时”的压力,可谓任重而道远。回顾过去五年成就,我们倍感欣慰和振奋,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等均上了一个大台阶。作为老师,我们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彻到教育全过程,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导航和服务。争创“双一流大学”,为早日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扎实做好工作。管理学院何杨老师说。
2017年的全国“两会”科技感特别的足,从“中国大脑”到“用移动互联网防治雾霾”,再到“在线教育”,深刻感受到了委员们用互联网思维解决民生问题的创新智慧和认真履职、积极建言的热忱。电信学院辅导员楚君说,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博观约取,才能厚积薄发。中国的两会时间也变成了世界的中国时间。
材化学院应用化学系主任赵东林教授表示,作为高校教师,非常期待“两会”能够在调动高校科研工作积极性方面出台措施,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让高校科研工作者能够有更大动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上去,把教学、科研工作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带动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为学术成果产生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铺平道路。
外国语学院团总支书记张中说,就业是民生之本,作为一名学生管理工作者,我更关注今年“两会”中涉及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内容,同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强化就业指导服务,更要从就业层面密切关注中央最新改革政策和精神,积极投身于供给侧改革的浪潮中去,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帮助毕业生合理确立职业目标,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艺术学院教师陈旭说,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国家越是强大就越应该重视诚信教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腾飞,民富国强令人振奋,但市场经济下诚信的缺失也出现了大量的问题。如何加强对全体国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诚信教育已成为我们当前面对的重大课题。人民期盼,希望‘两会中有更多的议题关注诚信教育,让国家越来越富强,人们生活越来越美好。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勇认为,“两会”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发展之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相关战略部署上,把自己的梦想和“中国梦”结合起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两会”万众瞩目,我通过手机、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收看“两会”报道,时刻关注“两会”。环能学院辅导员王文静说。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我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不断创新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加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青年、引导青年,同时我格关注今年“两会”中是否对大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建设的讨论。祝愿“两会”圆满成功!
全国“两会”将拉开帷幕,这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不管今年的两会出台什么样的大政方针,还是具体的措施规定,都可能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作为高等学校的一员我们期待今年两会有更多接地气的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出台。后勤服务集团教职工胡荟群说。
机关第一党委干部职工热切关注“两会”的胜利召开,他们心系国家发展,纷纷通过报纸、网络、电视、广播和手机新闻等多种形式密切关注“两会”动态、学习领悟“两会”精神,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实际,就相关热点问题展开交流、畅谈感想体会。大家都对治理雾霾、保护环境、降低房价、教育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互联网+”、大学生就业、食品安全、反腐倡廉等问题充满期待。
14风景园林1班学生杜宇腾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成效。值此2017全国两会之际,作为大学生,我们关心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期待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阳春三月我们又迎来了“两会”的召开。高等教育和创业环境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关注点,我们渴望国家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方面应制定更多的政策,为大学生提供更加宽松的创业环境、发展前景和发展平台。同时,希望对大学生的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塑造更加出色的大学生,为社会服务,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我们满怀憧憬美好未来!管理学院16级工程管理学子唐世威激动地说。
电信学院13电科学子任少君就就业问题谈了自己的想法。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造成就业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高校、社会、企事业单位等多方面的原因,也有大学生本身的原因。作为学生,我们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要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要主动迎合市场需求;另外,还要改变旧有的择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行自主创业。
面对每年有至少700万大学毕业生的现状,“创新创业”成为大学生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16级材料3班刘沁同学表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改变着大学生未来就业的方向,期待“两会”能够出台更多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我们也将积极培养自身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努力成为对国家繁荣发展有用的栋梁之才。
2013级环境设计专业杨璐说,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传统文化教育必不可少,要想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根植于人民的心中,必须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在他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希望“两会”中能出现更多的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传统文化教育作出良好的回应和安排,让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预祝“两会”成功召开!
土木学院建筑与工程专业2014级研究生庞训鹏说,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这些年来切实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政策对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农村面貌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实施脱贫攻坚工程,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是这几年最大的民生工程。相信在未来的几年里,随着扶贫工作的全面推进,农村会变的更加美好。自己决心要努力学习,积极投身到这个进程中去。
机电学院16级学生王业山表示,“中国教育,民生之本,强国之基。回首2016年“两会”,深化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改革、高等院校综合改革和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完善后续升学等政策,给广大学生带来的益处无不清晰地摆在我们眼前。但是中国教育仍然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的矛盾等待解决。我坚信2017年两会过后教育会更加人性化,教育事业会更上一层楼。”(特约通讯员: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