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下午,巢湖学院在第一会议室召开党建工作座谈会,深入研讨学校宣传思想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院领导朱灿平、徐柳凡、阮爱民及组织部、宣传部、学工部、教务处、团委、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院党委书记朱灿平主持会议并传达全省宣传工作会议精神。
院纪委书记阮爱民传达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与会人员围绕本次会议主要内容,就如何加强学校党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畅谈了学习心得体会。
副院长徐柳凡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国家和民族未来发展的高度,提出了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并就高校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了很多指导性意见,其总体指导思想是协同性,包括组织协同、队伍协同、阵地协同、学科协同、环境协同、手段协同、基地协同、评价协同等,高校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要形成合力,努力形成“大思政”格局。
院纪委书记阮爱民指出,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如何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让思政工作真正贯彻到学生的思想、心田,贯彻到日常工作中;如何打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微循环问题,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怎样入脑、入心。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深入思考。
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余洁平认为,新时期做好学院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四个统筹”:统筹构建全校“大思想政治”格局,强化机制体制建设;统筹建设以思想政治课为主阵地的校园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并与其他阵地优势互补;统筹全院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建设,各单位要密切配合;统筹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使其系统化、优化、配套化。
宣传部部长张道才认为,做好高校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方向讲党性,服务师生担使命。坚持党性是首要,立德树人是根本,服务师生是基础。新媒体背景下,增强高校宣传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机与活力,要树立“大宣传”“大思政”理念,强化工作载体及方法的创新,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与改造,发挥新媒体的教育服务管理功能,建立和完善工作领导机制、管理运行机制、网上舆情监测研判处理机制、保障机制。
学工部部长刘金平认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至关重要,要不断强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对自身责任感的认识,增强他们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同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她对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充分认识网络新媒体的重要性,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更多地体现在“为学生服务”上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小春结合本学院工作,就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三点意见:组织师生,结合会议、讲话精神反复开展学习研讨;积极推动“三进”工作创新,着重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构建“大思政”格局,加强思政课教学平台建设,形成协同效应。
院团委副书记郑玲就学院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两点建议:加强意识形态网络阵地建设。建好一支队伍,拉好一张大网,做好平台建设。丰富我校思想政治工作内涵。要结合重大历史事件、重要时间节点,在师生中有针对性的开展“三观”、爱国主义、理想信念等主题教育活动;要优化学生主题教育活动,多出精品;学生“第二课堂”教育要多方联动,强化师生融合。
宣传部副部长陈小波结合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宣传工作如何落实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三点做法和设想:要树典型、抓先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落地生根;要构建“一体双翼”网宣模式,发挥全网络立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作用;要充分发挥新媒体阵地作用,做好舆论引导和应对。
院党委书记朱灿平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与会人员的发言,认为大家的发言紧贴实际,分析问题切中肯綮,提出建议切实可行;发言既有理论的高度,又有实践的深度,学院在党建工作中将积极吸收和采纳。他指出,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希望大家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会议、文件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综合改革,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共同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夏勇 特约通讯员:崔苏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