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铸工匠 传师道:记陕西国防职院三位博士教师_陕西教育新闻

时间:2017-02-27来源:加入收藏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这样一群年轻人,走在教学一线,勇做知识探究、科研探索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他们用坚定的信念、优秀的品德、丰富的知识、过人的本领,为学院的发展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申浩宇

当一名大学老师是我的梦想:申浩宇博士

      “当一名大学老师是我的梦想,虽然这个梦想实现了,但自知自己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今后我将不断努力,奋勇向前,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大学教师。”

      申浩宇,该院机电工程分院的一名青年教师,博士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方向是机器人动力学及控制,2016年进校工作,主讲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机电控制等相关专业课程。参加工作以来,申浩宇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上进,在教学和科研的各项工作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申浩宇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担任《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专业课的教学工作,对于青年教师而言,这门课程的讲授极具有挑战性,但是他注重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和把握教学改革方向,把当前机器人领域的一些前沿问题引入到教学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加强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效果突出,在师生中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自入校工作以来,按照机电分院的要求,他还开始承担了《机电控制》《机电设备安装》等专业实训课程的教学工作。这些课程内容广泛,难度较大,但是申浩宇克服了时间以及专业上的种种困难,认真备课,组织教学,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要求教师终身学习,自觉进行知识与观念的更新。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申浩宇积极融入进了职教工团体,利用自身的专业所长,参与了多项学院的发展建设工作,完成了工业机器人专业的申报工作,机电一体化技术骨干专业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完成了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的申报工作,并使该院成功入选入选教育部工业机器人职业教育合作项目。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申浩宇负责管理着机电工程分院的MPS实训室、机器人创新工作实训室和机电设备安装实训室,在实验室的建设和维护上面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使得学生们可以在实验室里动手操作,加强了教学效果。在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的扩建方面,申浩宇按照学院要求,完成了工业机器人实训室的规划,给出了实训室的建设方案。他一方面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一方面帮助分院建设、管理、维护实验室,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科研方面,申浩宇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重大专项项目和省级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6篇(EI检索4篇)。他的博士课题“多功能冗余自由度双臂工业机器人开发及示范应用”受到了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的支持和资助,开发对象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双臂机器人。在学院科研项目工作方面,参加工作以来,利用学院现有的设备和科研条件,积极参与一些省级和校级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并已完成了多篇论文的撰写和发表工作。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邹静

 

青春之我建青春之大学:邹静博士

 

      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水污染是环境污染的根源所在,水一旦受到污染,人类及其他动植物都将受到其危害。“废弃石油钻井液是一种稳定的悬浮体系,因含有多种有毒的有机化学添加剂,且排放量大、处理困难,是石油化工行业的一大污染源,如果不经过处理就排放,对水资源、土壤等将会造成严重的危害。”邹静博士,专门致力于研究解决废弃钻井液带来的污染问题。

      经过多年的研究,邹静博士研制出一种“无机-有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用量少、脱色能力强、除浊性能好,具有原料来源广、价格低、无毒、易降解的优点,是一种新的、很有发展潜力的水处理药剂。“利用无机-有机高分子复合絮凝剂对废弃钻井液进行固液分离处理,所需设备少,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并且在我国许多油田已经投入使用。”邹静老师说。

      邹静,系该院化学工程分院一名青年教师,博士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2015年7月来校工作,主讲物理化学、仪器分析技术等理论课程,并参与化工仿真实训等实训课的教学。一方面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如何给学生上课,另一方面督促自己认真备课,做到课前准备充分、课堂上思路清晰,给学生把每一个问题都讲解明白。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和信息化时代浪潮,对于职业教育也有了一些新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逐渐融入现代化元素,将项目化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引入课程,这些都需要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完善。在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的同时,积极参与实验室建设、管理等工作,负责部分大型分析仪器如傅利叶红外光谱仪、waters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差热分析仪等的使用和维护工作,争取物尽其用。

      在科研方面,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曾参与863车用燃料电池先进材料与系统的研发项目(2011AA11A273),国家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新一代聚合物碱性膜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研发”项目(2013DFA518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燃料电池低载铂催化剂的研发项目(21376022)等多个国家省部级项目等。

      邹静博士在该院工作期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3篇,并积极利用现有资源申报和参与陕西省科技厅、教育厅等计划项目,希望能为学院的科研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将科研服务于教学工作,在课余指导学生科研,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高职院校教师,面对着一群学习兴趣不大、基础知识薄弱的高职学生,她执著专注,精益求精。学生钦佩于她满腹经纶的学识,更敬重她以心导学,以身示范的“铸工匠传师道”精神。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青年教师赵方舟

 

“全面发展,稳中求进”的“乐知者”:赵方舟博士

      赵方舟,该院电子信息分院青年教师,博士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从本科开始,在西电度过了12年的大学时光,实现了多方面的自我成长。2016年7月,赵方舟进入该院工作,主要从事电子信息分院微电子和智能控制方面的教学工作,并与省围棋协会合作,担任校围棋协会指导教师。任教以来,赵方舟求知乐知,全面发展,秉承“厚德重能、励学敦行”的校训,以“忠、博、武、毅”的国防职教精神激励自己的教学和科研。

      攻读博士期间,赵方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钛酸钡系正温度系数陶瓷半导体热敏电阻无铅化研究及传感器开发、多元负温度系数半导体热敏电阻传感器开发,在SCI期刊上发表的论文多篇,获得发明专利《钛酸钡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调阻方法》一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并借助研究成果开展了深入的校企合作。西电南北校区16公里的距离并没有阻挡他日复一日投身科研的热情,他合理安排学习与科研时间,在繁忙的科研与教辅工作中,仍然保持着阅读、写作、篮球、围棋等有益身心的爱好。

      经过半年多的锻炼和成长,赵方舟积极投入到电子信息分院“创新创业学院”的申报与验收准备、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应用电子技术骨干专业项目和创新创业课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项目的申报与实施方案撰写、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追赶超越”实施方案撰写、无人机专业实验室建设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分院领导和前辈的支持鼓励下,他正不断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以品德树人才,以素质拓前途”的教育观念,在课堂上努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综合素质,以自己的示范和实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百年树人,前路漫漫。赵方舟总结来到国防职院后充实的学习与生活,有了许多深刻体会:首先,对职业教育认识更加深入,了解到该院的人才培养和各类科技服务活动为周边地区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其次,学院领导和骨干教师以校为家、爱岗敬业,成为他成长道路上的楷模;最后,国防职院学生们热情诚恳、明礼上进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让他更加立志于教书育人、培养英才。

      春蚕蜡炬育桃李,秋雁纹枰共南山。相信在今后与校同行的日子里,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学院共同成长,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