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11月29日至12月21日,淮南师范学院组织开展了淮南师范学院第十六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暨业余团校培训班,本次培训班以团干部和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为切入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抓手,有效实现了共青团思想理论教育从“有意义”到“有意思”转变。培训内容涉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和高校共青团改革方案精神解读、团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础团务、高校学生干部的成长、新媒体应用素养等方面,历时一个多月,集中授课十次,累计培养学生骨干1200余名。
学习系列讲话,增强“四个意识”。团委进一步明确实施“青马工程”的教育作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夯实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理论基础,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作为学员学习的核心内容,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实施“青马工程”的根本目的,着力培养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武装大学生头脑,打牢思想理论根基,引导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创新培养模式,突出实践养成。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青马工程”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抓手,逐步形成了“校级示范、多点辐射、分级培养、整体推进”的培养格局,建立了校团干部培训班、校级学生骨干培训班以及院学生骨干培训班三个层级的培养体系。为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青年学生沟通和了解,把握青年学生的特点,创新“青马工程”培训方式,团委以班级团支部、社团团支部为实践组织者,以教师指导为辅,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实践的“青马工程”学习活动,让各级团支部成为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和素质拓展活动,充分发挥活动过程中育人功能,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效果。
注重实际调研,强化育人效果。团委结合学校工作和学生关注的重点,编制了以“针对学生上课玩手机,淮南师范学院开展了“无手机课堂”活动,你是如何看待这一活动的;你有好的建议去改善这一现状吗?”等“十问”研究课题,校-院两级1200余名学员根据所选题目积极参与调研,并将调研报告汇编成册;开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员深入了解国情省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团委积极探索“互联网+理论教育”的新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新媒体有效融合,通过在团委网站发布“青马工程”专题网页和实时报道,官微“舜耕青年”实时推送微刊,旨在有计划性、针对性地引导和培养广大青年学子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突出育人成效。
一直以来,淮南师范学院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融入大学生培养格局当中,积极探索富有特色的培养教育模式和方法,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和教育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下一步,团委将继续推进"青马工程"的有效实施,推动“青马工程”与高校共青团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融合发展,使其成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的有效途径和创新载体。(特约通讯员: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