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山农大校长与青年学生谈为学之道论成才之路

时间:2017-12-26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近日,严冬时节校园里寒气袭人,但东校区教学楼217教室里却暖意融融、气氛热烈。一场别开生面的访谈活动在这里举办,校长张宪省与青年学生温情回忆求学路,畅谈为学之道。

  传承农大精神

  听到主持人问起学校的变化,张宪省深情地回忆自己1978年入学时的感受,从教学科研设施到校园建筑与环境,娓娓道来。“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人气越来越旺,底蕴越来越深厚,但是农大人求真、务实、实干、努力学习的精神一直没有变,学校的优秀传统一直源远流长。”“农大人勤奋好学,在教室里、图书馆内,在校园里、室内走廊上,随处都能看到同学们捧着书本埋头苦学的身影,这是农大人非常重要的‘基因’;农大人朴实,会做人、能做人、做好人,是齐鲁文化的优秀代表;农大人求真务实,追求真理,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张宪省说,这些都是属于山东农大人独有的优良“基因”,也是农大学生的社会核心竞争力,实践证明具备这些“基因”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担当重任,逐步成为主要单位的骨干力量或领军人物。

  谈到学校的优秀校友,张宪省自豪地说,山东农大培养出一大批高层次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希望同学们继承发扬农大精神,向优秀校友学习,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孜孜不倦汲取知识,脚踏实地投身创新创业,争做新时代的优秀农大人,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一己之力。”张宪省以自己目前指导的58位研究生为例,语重心长地勉励现场学生要心怀感恩之心,感恩社会、学校、老师和父母,不断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懂得事该怎么做、话该怎么说。

  学习是首要任务

  很多学生对于该如何度过大学生活有些迷茫,比如是否进学校或学院学生会、社团锻炼,是否参加各类活动等。对此,张宪省斩钉截铁地说:“对大学生来说,学习还应该是第一位的。”说起自己的大学生活,张宪省十分感慨。那时的办学条件远不如现在,信息科技还不是很发达,课余的娱乐活动也不多,但大家学习劲头十足,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现在的大学生仍然要有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课下及时复习、消化课堂知识,查阅资料。在搞好学习的基础上,如果有精力也可以加入学生组织,或参加各类活动,在为师生服务中锻炼自己,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要利用好手机、电脑作为学习工具的功能,不能沉迷于打游戏、看视频”。

  张宪省叮嘱学生在入学初就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他语重心长地说,上了大学并不意味着毕业后能找到好工作,必须靠真才实学才能在社会中站稳脚跟。“同学们要想好自己为什么上大学,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并静下心来思考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判断哪些领域需要更多、更高层次的人才,从而选好专业,明确四年的奋斗目标,进而围绕这个目标制定好学习计划,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资源,踏实付出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有良好的自控能力抵制外界各类诱惑。”

  学生事无小事

  “学生事无小事,学生的问题要重视。学校要为学生学习生活做好服务工作,努力培养一流的学生。”张宪省动情地说。山东农大一直朝着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方向努力,目前学校农学、动物与植物科学等学科在ESI排名位于前六名,在国内外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力,这也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谈到学校的办学条件,张宪省坦诚地说,学校不断完善各类设施,希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还依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校的高度重视。“学校今年和明年拿出专项资金继续重点建设南校区,就是为了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结合班主任制度改革和“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评选活动,学生们好奇地问起张宪省校长:“好的教师应具备哪些素质?”对此,张宪省毫不含糊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应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在备课和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上要下功夫,讲课时与学生互动起来,让学生听了第一节还想听第二节。教师还应该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课下积极为答疑解惑。学校为每个班级设立班主任就是为了鼓励教师与学生一对一、面对面交流,及时了解学生所思所想,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山东农业大学)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