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期两个月的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法治文化季活动落下帷幕。该活动是西北政法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3”重要讲话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任务,努力构建高水平、有特色第二课堂体系的重要环节。活动举办期间,该校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课外活动,努力打造出了具有西北政法大学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著名民法学家梁慧星到西北政法大学作讲座
——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本届“法治文化季”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和中省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主线,按照“德法兼修、明法笃行”要求,坚持弘扬法治理念,涵养法治文化,集中开展了以提升学生法治文化素养为目的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校园内营造了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
西北政法大学开展公安法治文化学术沙龙
西北政法大学国家宪法日宣誓活动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本届法治文化季内容丰富,学校先后组织开展了校内开庭、学术讲座沙龙、实务报告、成功人士访谈、公法书评、学科竞赛、观摩教学、模拟教学、知识竞赛等活动110多场次,参与学生20000余人次,参与教师500余人次,特别是围绕国家宪法日策划开展系列活动。同学们普遍反映活动内容精彩,形式多样,效果突出。
西北政法大学举办模拟法庭实践教学
——参与度高,受益面广。本届“法治文化活动季”活动的最初构想是以校内法学院和公安学院为主,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所有学院共同参与的系列活动,形成了全校各学院各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广泛参与的局面。通过此次法治文化季的举办,完善了与实务部门协同育人机制,大力引进优质司法资源进入校园、进入课堂,进一步拓展学校与实务部门合作育人的新模式、新路径。
西北政法大学举办第六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
西北政法大学举办准律师大赛
——各具特色,社会影响大。本届法治文化季活动期间,学校各学院结合各自学科专业优势,在已有特色活动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充实内涵、创新载体,策划组织开展了各具特色的活动。例如,该校民商法学院联合十二家律所举办了第五届永嘉信杯准律师大赛;商学院承办了第六届全国模拟集体谈判大赛;刑事辩护高级研究院第一期师资研修班成员在校内模拟开庭;邀请等著名学者梁慧星、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巡回法庭副庭长张明等做了报告。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使该校基本上形成和构建起“一院一品”的课外活动体系,在学校内外形成了良好影响。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的重要作用,优化人才培养环节,服务高水平大学建设和高素质人才培养,该校前期精心制定了《构建“德法兼修、理实并重”高水平有特色第二课堂活动体系方案》,努力打造涵盖“法治文化活动”“学生学术活动”“红色基因传承与人文艺术活动”“创新创业和就业指导活动”“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等6个板块的高水平有特色第二课堂文化活动体系,进而培养同学们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道德素养、法治素养、人文素养,提升创新能力,营造浓郁的法治文化氛围,形成良好育人环境。
(实习编辑:惠亮亮 审核: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