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百工程”开展以来,陕西科技大学切实履行高校服务社会职能,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科技、智力、信息等方面的优势,探索构建系统立体的校级精准扶贫平台。
——抓实扶贫组织建设,力促扶贫工作常态化。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多次深入实地调研指导,召开5次扶贫专题会议,将原扶贫领导小组调整为结对帮扶领导小组,增加24个二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时配备22名扶贫专干,加快扶贫工作常态化建设。
——落实扶贫相关制度,力促扶贫工作规范化。学校出台《陕西科技大学结对帮扶印台区助力脱贫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了《陕西科技大学结对帮扶工作派出人员管理办法》《陕西科技大学扶贫专干工作职责》《陕西科技大学扶贫专题网宣传规范》等相关制度,明确日常联系协调机制和联席会议机制,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夯实扶贫具体项目,力促扶贫工作精准化。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先后率领专家、教授、技术人员150余人次,深入实地20余次,主动对接,结合印台区实际需求,确定37项帮扶项目,现已完成14项,正在进行6项,同时建立3个农业示范基地,2个教育培训基地。暑期,学校11支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200余名大学生深入印台区,完成了350平方米,共计20面美丽乡村文化墙,形成调研报告11份,建立社会实践基地7个,与5家陶瓷企业达成帮扶一项。学校选派相应的专家、教授,先后开展花椒、核桃树修剪技术培训、散养鸡技术培训、“扎染裁剪”培训,先后培训500余人次。同时在民生帮扶方面,该校附中强华学校已接受9名贫困生入学,免除所有学杂费,并给予每人每月500元的生活补助。
——压实传播新途径,力促扶贫效果扩大化。为更好的督促学校各单位落实扶贫工作,6月份学校扶贫专题网站建设完成并上线,12月初召开全校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会,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细化帮扶措施,夯实工作责任。同时,采取现场教学和视频录制相结合的培训形式,制作通俗易懂、易操作、易学习的视频课件,现已制作完成5期,通过扶贫专题网站、学校官微等途径进行传播,扩大受训面和影响力,使更多的贫困人员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技能。
该校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坚持“高站位、聚合力、抓精准、促实效”的工作思路,以产学研基地的建立为新起点、新契机,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省相关工作要求,重点做好产学研基地建设和实体项目落地工作,切实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