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礼贤天下士 古城聚英才——西安市首届科技人才峰会综述

时间:2017-08-21来源:西安晚报

2017年8月19日,古都长安,群贤毕至。由中共西安市委、西安市人民政府主办的西安市首届科技人才峰会暨“梦回长安校友行”活动在陕西宾馆隆重举行。上午的开幕式刚刚结束不久,西安科技人才峰会新闻就被全国媒体广泛报道,在互联网中成为当日热点之一。其中,澎湃新闻的一篇《西安展现打造人才高地决心:官员起立,“请院士们先走!”》的报道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在这篇报道里,观察仔细敏锐的记者发现了这样一个细节:19日上午会议结束时,现场主持提议:“退场时,请院士们先走!”当坐在第一排的院士们起身离开时,第二排的中央部委、陕西省和西安市领导则集体起身相送。针对这个细节,澎湃新闻评述:“‘请院士们先走!’西部重镇陕西西安用这样一个细节展现自己打造人才高地的决心。”其实,据会务组介绍,还有一个细节,在会议代表驻地的门口立有一块标牌:“礼贤天下士”。这实际上是“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所”的新时期人才观的具体体现,也表明中共西安市委、市政府招才引才重才爱才的诚意。

正像人们常说的“真相往往藏在细节中”,就在这样一些不经意的细节里,西安流露了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的决心,展现了汇聚天下英才的胸怀!

群贤毕至 盛况空前

西安科技人才峰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人才是实现‘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的重要实践,也是吸引百万校友回西安投资兴业的具体行动。活动以“聚天下英才、汇全球校友、论创新人才”为主题,积极搭建开放的人才交流合作平台,广泛汇聚高端人才、凝聚校友力量,着力推动国内外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向西安聚集,助推丝路科创中心和“一带一路”人才高地建设。

本次活动可以说是盛况空前,中科院院士侯洵、张国伟、徐宗本、黄维、郝跃、李应红、郑晓静;中国工程院院士甘子钊、林宗虎、汤中立、张贵田、魏子卿、张立同、关杰、李佩成、卢秉恒、陈志南、杨绍卿、李魁武、侯晓等20位两院院士出席,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张炜等31所高校负责人及西安地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负责人、各类科技领军人才、留学归国创业人才、外籍专家、金融投资机构代表、创业创新人才以及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17所高校校友代表,约600名嘉宾聚集一堂,进行高层次人才智力项目交流合作。开幕式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致欢迎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义珍、中科院副院长张杰、副省长魏增军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中科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郑晓静作主旨演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胡润泽、市政协主席岳华峰、市委副书记韩松出席。市长上官吉庆主持开幕式。

8月19日下午,主题为“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科技人才峰会论坛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黄维院士主持,西安地区高校院所负责人、各类领军人才、留学归国创业人才、金融投资机构代表、引进的高端人才、外籍专家、科技企业负责人及各高校校友代表约350人参会。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宗本,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吴江,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C919客机总设计师吴光辉,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院长、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卢山冰,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工商联副主席、研祥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等5名嘉宾,先后围绕“可持续发展与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主题,从“抢抓大数据机遇,助力西安跨越发展”“用科学方法激励创新人才”“大飞机科技发展和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西安建设‘一带一路’人才高地的优势”和“创业创新”等角度切入,做了精彩的主题演讲。5名嘉宾结合具体案例,解读人才发展规律,并分析了西安人才发展优势,探讨新形势下西安人才发展方向,给与会者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

影响广泛 成果丰硕

首届西安科技人才峰会成功举办,影响广泛。活动被全国各大媒体关注报道,8月20日,通过百度搜索“西安科技人才峰会”,就可以找到网页26800多条,更是占据《今日头条》等移动媒体端显著位置,成为新闻热点。

人才峰会不仅影响广泛,而且成果丰硕。开幕式上,举行了院士工作站、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和科技企业引进落户3个项目的签约仪式。张立同、杨绍卿和李应红等3名两院院士分别与西安鑫垚陶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天引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天瑞达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建站协议》,促进高端智力引进,支撑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建立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平台。西安市人民政府与卢秉恒院士团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沈八中团队和西北工业大学黄维院士团队签署引进高端人才团队项目协议,推动打造结构合理、多学科交融的国际性高端科学研究队伍,建设覆盖各行业、依靠创新驱动的“顶级智力库”。西安交通大学与华西能源工业签署《西安西交新材料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合伙协议》,西北工业大学与科为航天航空签署《智能飞行器研发制造项目协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与勤智国际资本基金签署《勤智西电产业投资基金战略合作协议》,西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石墨烯产业联盟签署西安石墨烯产业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落户项目总投资112亿元,有力推动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升级转型。

开幕式上,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表示,人社部对陕西、西安加强人才工作、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的各项举措高度赞赏,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西安坚持人才引领创新发展。

中科院副院长张杰透露,中科院将全面服务陕西、西安创新发展,推动国内外人才等创新资源向西安聚集,助力建设“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近期,中国科学院、陕西省人民政府和西安市人民政府经过多次协商讨论,筹划共建中国科学院西安综合科学园,重点围绕科学研究、科教融合、双创建设、国际合作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共同谋划打造一流科研机构聚集区、一流科学装置聚集区、科教融合区、产业孵化区等;共同积极推进和培育在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筹划建设国家实验室或工程中心,以此来吸引和集聚更多的海内外科学家与高技术专家向西安集聚,并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高端创新创业人才、高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与快速孵化等方面,形成科技创新特区,成为中科院与陕西省及西安市共同吸引科技和人才资源的重要抓手,为西安市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相关产业链延伸、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做出贡献,助推西安建设成为区域创新高地和“一带一路”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郑晓静院士作主旨演讲时说,广大西安校友定会不负众望、发挥优势,助力大西安大发展,助力陕西追赶超越。

人才新政 效果初显

此次参加西安科技人才峰会的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是西北工业大学老校友,对西安感情深厚。但是这次回到西安,他有了不一样的感觉。“西安真是变化太大了,整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每个人脸上都散发出自信的光芒。市委市政府有了新气象,出台了许多新政策,尤其是高起点、大思路推出的一系列‘人才新政’,极大激发了这些科研元素,吸引了国内外的目光。”李义春说。

表面的变化,起源于深层次的变革。我市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人才是实现“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的第一资源、第一动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永康亲自谋划,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带头走访慰问院士专家,每月定期参加“创业在西安系列活动”,与高校、科研院所青年创业者座谈交流,先后30余次作出重要批示,多次召开人才专题会议提出明确要求。今年5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打造“一带一路”人才高地若干政策措施》(简称“西安人才新政23条”),以市场为导向,以放权、松绑、服务、激励、环境为突破,聚焦人才优先发展、人才引进、评价激励、培育管理、服务保障等五大关键环节,首推人才政策“组合拳”,提出了针对性强、改革力度大、含金量高的23条重大举措,重点围绕“364”产业体系、“三区双创”及引进培育党政管理、经济金融、教育医疗、人文社科等领域紧缺型人才,破除制约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藩篱,这必将强有力地助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国家中心城市和“一带一路”创新中心建设,为奋力追赶超越、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人才新政系统性强,精准度高,创新性强,市场化程度高,内容涵盖了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问题,标准提升、载体创新、方式完善,吸引力显著增强,同时,更易于调动引才中介机构积极性,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人才创业创新。“西安人才新政23条”作为我市现行人才政策的升级版,是西安历年来分量最重的人才政策,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的扶持力度,可以说达到中西部领先水平,有的甚至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据悉,“西安人才新政”颁布以来,西安市共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12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0人,地方级领军人才101人,人才净流入全国排名第四,西安“人才高地”的魅力日渐显现。

“这些举措为西安营造了‘在全国有力度,在全球有影响,能形成对海内外各类人才的强大吸引和聚集’的效应。”中科院副院长张杰在发言中如是评价。

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如果说古丝绸之路开阔了中华文明的视野,为汉唐盛世增辉添彩,那么今天建设“一带一路”的伟大事业,将为我市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的发展机遇。此次活动的举办,充分体现了我市“求贤若渴”“聚才爱才”的诚意和决心,西安进入了人才发展的最好时期。(记者 杨斌鹄)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