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在“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推报的“合肥超容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校赛、省赛进入国赛,经过网络评审、书面评审、公开答辩等多个环节的层层筛选,喜获创业计划类国赛银奖。这是安徽大学“撷光拾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收获的又一成绩。
合肥超容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团队成员朱胜 陈晨 王紫丹 王冲(从左至右)
合肥超容科技有限公司是以安徽大学学生为法人注册成立的高新技术公司,公司致力于高性能柔性可穿戴超级电容器产品的研发与销售。公司已申请并被授权多项发明专利,公司产品适用于柔性电子显示器件及可穿戴医疗监护设备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经济效益。
据团队负责人朱胜介绍,他们团队的成员均为安徽大学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不同的背景知识让这个团队更加多彩。“我们团队有化学、应用化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不同学科专业的同学,相关专业的同学负责技术凝练与产品研发,其他专业同学协同参与计划书编写。不同的背景知识在交流中相互碰撞,这有利于计划书的完善,也为我们项目的不断向前推进提供了优势。”朱胜说。
参赛过程中,比成绩更重要的是团队的成长。谈及参赛过程中最难忘的事,朱胜回忆道:“最难忘的就是技术到产品的转化。对于科技产品创业而言,尤其是处于研发阶段的项目,要想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真正走向市场,是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朱胜表示,为了比赛,他和队员们整个暑假都没有休息,甚至一起度过了多个不眠的夜晚,争分夺秒地推进项目进展。“这个过程很苦很累,但看着产品雏形的一步步实现,现在回想起来是极其难忘而有意义的。”
谈及在参赛过程中获得的积累和成长,团队的另一位成员王紫丹也深有体会:“参加这种高层次的比赛,能够学习到很多不曾接触过的学科知识,不仅能够提升交际和答辩能力,而且也见识到许多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各类牛人,拓展了眼界。”
对于团队取得的成绩,指导老师李士阔表示:“这与同学们扎实的前期积累是分不开的。”他深有感触地说,“团队为了比赛付出了很多努力,团队在一起克服了很多困难。不但将实验室的技术积累转化为可视化的产品,制作完善了商业计划书,而且还注册成立了公司,这是很大的一步跨越。更重要是的是,同学们的成长进步,对安徽大学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而言也是一种积极的尝试。”(杨敏 特约通讯员:李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