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办的“四川志愿携手圆梦”2016年度四川省志愿服务评选活动中,经各市(州)文明办及省文明委相关成员单位、省直相关部门层层民主评议推荐、公众网络投票、新闻媒体宣传展示、评委会评选、活动评选委员会审核等程序,宜宾学院何奎莲老师被评为“四川省十大最美志愿者”、“ 四川省百名优秀志愿者”。评选交流活动在成都举行,通报表扬入选个人及项目。
据悉,何奎莲是宜宾学院无党派人士、省应用心理学专委会副主任,省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曾挂职于北川,长期从事心理教育专业。由何奎莲老师发起的“西南农村留守家庭心理支持行动”公益项目系2014年教育部立项的《西南农村留守家庭心理支持体系研究》课题。项目开始之初,参与者只有心理学专业的部分师生。一年后,参与者已扩展到一个有20多个教授团队参与其中的多个专业的师生,宜宾市政府相关单位和部门也参与其中。为了将公益项目科学化、持续化,她组团开展留守家庭系统研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制定了系列方案、组建培训志愿者团队、组织了关爱留守“四进活动”(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政府)。组织志愿者为1600留守家庭户送上爱心小礼包,开展访谈与心理陪伴,已服务留守学生2270人次、教师1695人次、家长139 人次,为4乡12村提供心理服务,协同团市委开展了“在留守中成长”、暑期志愿者培训等系列活动。此外,她还协同妇联、老龄委、工会等部门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体系、留守女童防性侵、留守老人关爱及外出务工者身心健康研究,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保证服务质量,何奎莲老师注重自身能力和团队实力的提升。参与自费学习14次,购买相关书籍2000多册,并组团开展45场志愿者培训,促进志愿者专业化成长。
截止目前,该项目行动成效明显,社会影响大,是课题项目转化为社会服务的依据。汇编了“在留守中成长”系列书籍5本(收集到留守主题摄影作品220幅,诗歌50首。留守儿童绘画作品2350幅,征文126篇,微电影4部,优秀心理剧3部。)、开发设计系列课程(“五维”志愿者课程、“五会五能”儿童课程、“绘画辅导”体系,设计手册3本)。构建了立体、系统的留守家庭研究与服务科研网络(孵化科研课题18个。构建了“留守儿童、务工者、隔代教养指导、师资培训”的立体服务模式、“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位一体平台、“互联网+留守服务”服务体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升。活动得到社会和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四川农村日报》、《教育导报》、《宜宾日报》、中国高校之窗、四川在线、四川新闻网等20余家媒体做了持续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