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举行校外兼职导师聘任仪式
12月4日,是我国第三个“国家宪法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湖南工业大学举行了法学硕士校外兼职导师聘任仪式及座谈会。株洲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胡波、湖南工业大学副校长罗定提、株洲市政法委副书记曹跃良、株洲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刘海英、泸溪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润发、长沙学院政法系主任张辉、湖南一星律师事务所主任贺晓辉、湖南唯楚律师事务所主任孙创前、湖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李长云、法学院党委书记吴长清、法学院院长陈雄及学院其他党政领导出席,法学院全体硕士生导师、2016级法学硕士研究生参加了聘任仪式和座谈会。仪式和座谈会由吴长清主持,
罗定提致欢迎词。他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学校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培养成果和质量,并就法学院研究生培养探索的“双导师制”给出了多项指导性建议,对法学院研究生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提出了殷切希望。
陈雄介绍了法学院基本情况以及法学学科未来的发展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详细解读了此次校外兼职导师聘任工作的制度方案和标准。李长云随后宣布学校聘任决定,聘请胡波、曹跃良、刘海英、刘润发、张辉、贺晓辉、孙创前等七位法律实务精英和专家担任学校法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罗定提、李长云、陈雄为校外兼职导师颁发了聘书。
胡波代表校外兼职导师发言。他表示,此次法学院提出的人才培养机制很好地契合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湖南工业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校外兼职指导教师,将尽最大的努力为法学院人才培养贡献力量,提供支持。
罗定提在座谈会上讲话,他指出,法学院研究生培养应该明确培养定位和发展目标,法学教育应该迎合依法治国这一浪潮,明确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制订和完善培养方案,科学选定研究项目,不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他强调,双导师指导制不仅是导师数量的增加,也是学校教育方式的优化升级,可以使法学研究生培养质量达到一个新高度,法学院师生要抓住此次机遇。
曹跃良在发言中勉励全体研究生要对法学专业充满信心,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法律人的前途一片光明;贺晓辉建议在座研究生要端正学习态度,重视法律实践;刘海英、刘润发、张辉、孙创前则根据各自在法律实践、法学理论研究、研究生指导方面的经验相继作了精彩发言。周雄文教授、张兆凯教授、刘康复教授等学校或学院的老领导也对双导师指导制提出了各自的建议。
吴长清最后作总结。他提出,校外兼职导师应与校内导师联合努力培养更多法学专业人才,希望校外兼职导师所在单位与湖南工业大学法学院能够建立更为全面的合作关系,同时也欢迎校外导师向学院推荐其他优秀导师,共同致力于卓越法学人才的培养。
会后,2016级法学硕士研究生还与各自的校内外指导教师进行了首次师生交流。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建设高素质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队伍”。湖南工业大学法学研究生培养实施双导师制,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贯彻和践行,既符合培养法治国家所需高层次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落实协同创新实现学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战略选择。(文/刘记福 彭科 郭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