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博士后的发展路径相对比较单一,主要就是从事科学研究。但现在高校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创业对我们来说成了一条新的出路。”在日前由市人社局主办、上海交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上海市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上,获奖选手、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王雪野感触颇深。
今年29岁的王雪野来自黑龙江,研究方向为膜法污水处理与资源化。这次他携“memplus膜再生——水处理膜材料的再生延寿革命”项目前来参赛,主要是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接触到更多专家和投资机构,让“初生”的公司更快地成长起来。
和他抱着类似想法的博士后不在少数。据了解,全市共40家设站单位的188名博士后报名本次大赛,从中产生31个优胜奖。获奖选手入选上海“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将获得两年总计30万元的经费资助,并参加“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大赛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农业与食品、节能环保、文化创意及其他产业领域等9个专业领域。与去年相比,今年在创新、创业两个赛道的基础上增设了揭榜组,即企业发布项目需求或者难点,博士后团队揭榜提出解决方案。本次共有18个企事业单位提出了32项技术攻关需求,27个博士后团队参与揭榜。
上海海和药物研究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出题”的企业之一。公司副总裁张毅翔告诉记者,“我们做创新药的企业非常渴求人才,这次有博士后来揭榜,可以说是我们很好的引才机会。”她指出,大赛将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企业技术有机融合,充分展现了博士后制度产学研一体化优势。
近年来,上海逐步建立起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两站一基地”工作管理体系,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提供了肥沃土壤。目前,上海已在37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中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38个;在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7家;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16个行政区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全覆盖。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引领下,上海已累计培养3万余名博士后,目前在站博士后近8000人,在站人数达到历史最高值。
市人社局表示,上海正积极研究出台优化博士后创新创业综合发展环境的相关举措,全力支持保障博士后进行科技攻关与国际合作。此外,还将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优化科技创新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和使用等方面的新举措,深入开展人才评价创新试点,实现职称评价结果与聘用、考核、晋升等用人制度的衔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周程祎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