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博士后资讯 >

中科院:科研评价不唯论文重产出

时间:2016-01-21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十二五”期间,中科院科技评价改革结出丰硕成果。1月15日中科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按重大产出导向研究所评价体系的要求,2015年中科院对各研究所“十二五”规划完成情况和5年创新绩效进行全面检验,绝大部分院属单位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解决了一大批关系国家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取得了一大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2012年,中科院率先建立了重大产出导向的研究所评价体系,摒弃数量评价和单纯的论文导向,引导研究所和广大科技人员注重重大产出,突出科技创新的原创性、突破性和实际贡献。这一评价体系的核心是,将重大产出的价值导向具体化为可衡量、可测度、可考核的六类重大产出标准,即: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开辟新的研究方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供系统解决方案,成果转移转化产生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提出有重大影响的咨询建议。
  据此,中科院共确定819项“重大突破”和“重点培育方向”。在院层面确定62项重大突破。院与研究所签订了“一三五”目标任务书,组合配置人财物资源,开展国际诊断评估,加强过程管理,着力培育、支持研究所产出重大成果。
  在全面检验中,中科院通过研究所自评、专项验收和领域评估三个层面逐层遴选,主要突出重大产出、突出创新质量、突出目标完成情况,遴选出了量子通信、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等25项代表中科院水平的通用领域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这些重大科技成果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提供了一批系统解决方案,大力推动了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产生重大经济社会效益。”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表示。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