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博士后资讯 >

人才考核当体现“成果转化率”

时间:2016-01-06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每逢年末岁尾,各地人才工作部门都要对人才进行年度考核,传统考核指标通常为创新成果、发明专利、发表论文、荣获奖项等。然而,这些指标的数量与贡献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有些人的科研成果很多,但很大比例被束之高阁。空置的科研成果如同上游的“堰塞湖”,真正能被下游的企业消化、应用或产业化的少之又少。到头来虽然引进了很多“大牌”人才,企业还是不“解渴”,实际效用不大。

  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一方面是许多人才平时深入企业少,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思路搞研究,对困扰企业生产经营的瓶颈了解不够,与企业发展方向的融合不够,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迎合”市场需求,造成科技与经济脱节;另一方面是人才考核指标不够科学,考核时过于关注科研成果的总体数量,而忽视其应用转化和落地投产,误导人才用偏了力,走岔了道。

  因此,人才工作应当用好考核这根指挥棒,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引入到评价指标中,引导人才不要简单埋在故纸堆里“自弹自唱”,关在实验室里“闭门造车”,而是多下车间,多与工人交流,多关注市场趋势,多了解消费者需求,把自己的所学所长与企业的转型升级有机结合起来,将科研成果“堰塞湖”中的水疏流到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使科研成果能够“开花结果”,孵化出畅销的产品,转化为看得见的生产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