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位导航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高校资讯 >

【媒体川大】中国教育报等媒体报道川大思政课改革创新-

时间:2018-02-26来源:四川大学新闻网

编者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一年多来,四川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不断增强“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深入学习、统筹部署、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25个方面116条重点任务为抓手,结合中央巡视整改工作和学校全面推进“两个伟大”的根本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着力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理论根基;着力统筹资源凝聚合力,强化思政课大提升、大格局;着力创新引领,打造育人高地,提升思政工作亲和力与针对性,以扎实有效的工作推动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纵深发展和质量提升,谱写了思政工作新篇章。继2018年1月27日中国教育电视台以《打好中国底色·四川大学改革教学模式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的思政课》为题,聚焦报道学校实行思政课“中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效后,2018年2月9日,中国教育报又在《高校思政课走出教室,与专业、实践、生活相结合——四川:思政教育打破校园“围墙”》的综合报道中,从作为四川省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缩影的角度,对四川大学近些年来在思政课改革上的探索实践作了报道。该报道随后被人民网、光明网、教育部官方网站转发。报道全文如下:

 


    高思政课走出教室,与专业、实践、生活相结合——
四川:思政教育打破校园“围墙”
本报记者 鲁磊

 

  “今天我想向你们介绍抗日英雄杨靖宇……”最近,刚放寒假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大一学生傅哲,并没有急着回家,他和同学们一起来到成都市中小学校,给学弟学妹们“讲课”。

 

  为推进高校思政第二课堂建设,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2017年6月开始启动“微纪实”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走进中小学校园,实现思政理论课“下沉”,促进大学课堂与中小学课堂对接,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早在2014年秋季,四川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要求学生用微视、秒拍、美拍等短视频拍摄软件创作“八秒正能量”微视频。令校方出乎意料的是,通过班级初赛进入决赛的有500人,提交参赛作品156件,在四川大学官方微博、微信、微视频等媒体平台展播作品112件,而视频点击量竟突破1500万次。

 

   四川大学思政课探索是四川省思政教育改革创新的一个缩影。2017年以来,四川省积极开展大学生思政课学习成果展示系列活动,通过艺术展、公开课、微电影、夏令营等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积极性,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参与度,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坚定“四个自信”。   

 

  “还原场景”“走出课堂”“视频授课”“师生辩论”“双向互动”……小切口、大主题、全过程、全方位、全参与,是四川高校思政课程改革创新的鲜明特征和突出成效。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一年来,四川各高校除了守好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把好“主渠道”,更打破“围墙”,让思政课与学生专业学习相结合,走出教室,与实践结合、与生活结合,使思政课有了全新的“打开方式”,变得“血肉丰满”“有意思”“都爱听”“真相信”。

 

  原文链接: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8-02/09/content_494449.htm?p=-1


 

会员服务
客服QQ
客服电话
官方微信

扫一扫
微信找工作更方便

微信号
(job100zp)

返回顶部